灵动的琴声渐起,柔和的灯光散落,袅袅香氛随之包裹着我们的嗅觉,倘若推门而入的酒店大堂能够如此细致地触动我们的感官,又有谁会对这样的酒店说“不”呢?而在4月份结束的“中国酒店用品行业十大评比”中,嗅觉愉悦度也成为评比好酒店的重要指标。森蒂菲在香味营销中独占鳌头,引领香味营销品牌!在酒店的经营中存在一种共识,即在一种地方停留的最初10分钟,不管是好是坏,都会给客人造成明确的印象。于是,在这最初的10分钟里,在最核心的服务内容还来不及向顾客奉上之前,如何塑造良好的“品牌印象”是酒店业始终在研究的课题。而在传统的视觉营销和声音营销相继被开发之后,嗅觉成为酒店新“入侵”的又一感官体验。国外的气味学专家始终认为,鼻子是人类最敏感的器官之一,也是同记忆和情感联系最亲密的感官,气味的运用是达成顾客感知体验最有效的办法。对于酒店来说,运用宜人的芳香触动顾客的嗅觉神经,以这种随风潜入的方式促成顾客主动的情绪和行为反映,这无疑是一种巧妙的营销手段。国外的酒店最先将营销的疆界扩展到人们的嗅觉,以特定气味吸引消费者关注、记忆认同,并最后形成消费。这种香味营销方式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酒店业起步,在前后进入高速发展期。多家国外酒店管理集团或个性化酒店纷纷在人们的嗅觉上大做文章。而这场品牌营销的变革也漫及到了国际上各大品牌酒店——喜来登、香格里拉、万豪、洲际酒店等皆涉入其中。然而,不管是如何的营销模式,到最后都会殊途同归,他们的最后目的都是要提高客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并最后实现消费,香味营销自然也不会例外。酒店大堂香味在经历了最初几年单纯作为营销手段的阶段后,酒店在香味运用上的思考则更为进一步,并开始根据本身的品牌和独特的客户定位,设计与其相符的“香味标签”,将品牌导入酒店的专属香氛之中,让顾客“闻香而识”。其实人们的嗅觉识别也远比我们原本认为的更敏锐和持久。有实验表明,人们对照片的视觉记忆在3个月之后精确度会减少到50%,但对味道的记忆即使在一年之后精确度也还能达成64%。在对酒店大堂香味的嗅觉识别中,顾客能够回想起入住酒店的愉快经历,并把对特定香味的认同转化为对于酒店品牌的依赖,这种基于嗅觉的营销模式在国外的酒店业内已经成为一种商业共识。当今同质化已经成为酒店业难以摆脱的泥潭,酒店业的市场竞争也似乎成为一种少有缝隙可侵入的领地。各家高端品牌酒店特别如此,在服务品质、使用物品、所供美食和床垫的舒适度等方面的竞争中都近乎走向极致。于是,这种推门而入的嗅觉感受就被用来作为标明品牌差别化的重要细节,被酒店簇拥着走向了前台。嗅觉植入品牌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在营销3.0时代,营销应当重新定义为由品牌、定位和差别化构成的等边三角形。而酒店对于嗅觉这一感官细节的侵入过程是对这一等边三角形再生动但是的诠释。亚太地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香格里拉能够说是香味营销方面的典范,并形成了专属于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香氛”品牌。这一香氛早在就由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推出,并开始在旗下酒店使用。由集团与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合作开发的“香格里拉香氛”有着亚洲独具的清新淡雅气息。它的灵感源于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出版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一种恬静宜人的世外桃源。它以香草、檀香和麝香为基调,而带有些许佛手柑、白茶和生姜味的别致香气则是它与众不同的前调。“香格里拉”作为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高端豪华酒店品牌,该品牌的定位旨在为繁忙的商旅人士营造出全球奢侈温暖家庭的味道。而神秘又不乏性感的“香格里拉香氛”,则恰恰能够起到安抚情绪和舒缓心情的功效。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盼望顾客在步入酒店的最初10分钟里,就能感受到香格里拉的温馨和舒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香格里拉也自然不会无视掉嗅觉这一感官细节。人们的品位和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变化。然而在经历之后,香格里拉并没有丝毫更换“香格里拉香氛”的打算,香格里拉但愿客人能将这种稳定的香氛与集团联系起来事实证明,正如他们期待的那样,“香格里拉香氛”现在已经成为香格里拉的嗅觉符号。当顾客重复不停地将一种气味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