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程晨!程晨今年32岁,南京人,她聪颖乖巧,对人和蔼,喜欢笑。1995年6月,20岁的程晨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在父亲安排的期货经纪公司和巨人集团之间,她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现在为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你懂得“巨人”史玉柱和他出名的烂尾楼“巨人大厦”,但你未必懂得史玉柱为什么让它从18层长到80层;你懂得“巨人”倒下后史玉柱债务连连,但你未必懂得谁在核心时刻借给他10万美元;你懂得“脑白金”让史玉柱东山再起,但你未必懂得是谁率先将“脑白金”销售过亿......你懂得史玉柱,但你未必懂得他最信任的女人程晨。程晨今年32岁,南京人,她聪颖乖巧,对人和蔼,喜欢笑,但和史玉柱非亲非故。1995年6月,20岁的程晨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在父亲安排的期货经纪公司和巨人集团之间,她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史玉柱是那个时代最热门的人物。他1989年辞去公职,用借来的4000元创业,卖起了汉卡(将电脑软件中文化的平台),之后他在珠海成立巨人集团,宣布要做“中国的IBM”。程晨进入巨人集团的1995年,正是史玉柱最辉煌的时期:巨人集团产值超出10亿元,巨人大厦开工,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投放市场,史玉柱也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到巨人集团江苏公司报道的第一天,程晨在办公楼下复印材料,看到她手头拿着巨人集团文献的老板竟大呼,“你是‘巨人’的呀!”这种满足感让程晨干劲十足。她从最底层的促销员开始做,三个月后转为正式业务员,六个月后升为业务主管。她性格外向,勤奋上进,别人花8小时跑业务,她在8小时外还与客户联系感情,不管什么区域她都能提高业绩。1996年3月,史玉柱带着公司高层前往江苏检查销售状况。当时南京公司经理职位空缺,21岁的程晨临危受命。但她心里没底,南京公司当时的销售成绩排在全国后十名,史玉柱又是一种脾气火爆的人。当晚11点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程晨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史玉柱。“你准备用多久来变化这个状况?”史玉柱问。“一种星期。”程晨的回答引发与会人员一阵哄笑,史玉柱也笑了,他没有再责怪这个小姑娘,他懂得,程晨没有任何经验,但有做好的决心。两个月后,小姑娘领导的南京公司业绩进入全国前十,三个月后成为全国第一。程晨没想到这样快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在一家公司做一种办公室主任之类的小领导。在“巨人”,她用六个月就做到了。她不是一种有野心的人,这可能与她的家庭有关。她有一种被定为“反革命”的爷爷,做了牢,直到小学四年级她才懂得爷爷的存在。由于家庭成分的关系,程晨父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工厂做工,低头做人。“我的童年是没有玩具的,”程晨回想说,“母亲每天骑车把我送到一种很远的幼儿园,和一群小男孩玩泥巴。”这样的成长环境,让程晨学会了自立、勤奋、坚韧,特别是脚踏实地。但史玉柱给了程晨变化命运的机会。由于杰出的销售成绩,1996年7月,也就是加入“巨人”一年后,程晨被调往珠海的巨人总部,做史玉柱的行政助理。程晨在珠海的第一种月十分狼狈。她没有了销售成绩的刺激,每天跟着史玉柱开会、见客户、整顿文献,还被史玉柱摔过杯子,骂过“无能”。即使是行政助理,但她不会用电脑打字,更不会电脑办公;史玉柱每天从中午12点工作到晚上12点,她就必须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2点;在得到更多机会参加“巨人”的核心业务后,程晨也意识到公司正面临困难。1997年1月18日,史玉柱带领集团30多位核心组员来到安徽黄山脚下的太平镇,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部会议。下午4点多,程晨接到珠海的电话称,一种重要文献要立刻转给史玉柱。传真机吐出第一页纸,“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几个大字冲入程晨眼帘,这是深圳《投资导报》的报道,巨人危机终被媒体捅破。她从这一天开始迎来职业生涯中最艰难、最忙碌、最具挑战的一段时期。她的角色不再是一种行政助理,而是要与史玉柱共度危机的公司砥柱。春节后,程晨要解决的事情多如牛毛:躲债、抵押、合作、借款,诸多事情来不及向史玉柱报告,她必须立刻做决定,“那时我学会了把事情分类,先解决最重要、最紧急的事,然后做紧急的事,最后做不紧急但重要的事。”在最困难的时候,程晨向父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