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6-6自杀的风险评定及管理风险评定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对自杀的重视局限性:觉得心理护理抽象难贯彻,没形成全人关顾理念,没有对病人进行心理分型,没有医护对病人共同进行评定管理上未建立有关制度:未建立心理评定的流程指导,未引导护士主动关注病人心理护理人员缺少甄别自杀高危人群的能力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欠端正护士对关注病人心理重要性的认识,使护士明白心理评定、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是护士职责之一,形成全人关顾理念,医护共同对病人进行心理分型实施分层级持续性排班模式,由A组长负责对病人进行心理评定,晨会交班时由医护共同对病人进行心理分型;建立心理评定流程指导,从病人入院即评定其心理状态,甄别出重点人群进行心理支持,贯彻各项方法;建立心理护理睬诊制度;对心理护理效果进行个案追踪甄别发生自杀高危风险的病人:1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抑郁症病史、精神病病史2获知患严重疾病(如癌症、血液病、重症肝炎、截瘫等)造成出现消极、绝望情绪3患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慢性肾功效不全需要血液透析治疗),重复多次住院,疾病预后不良4住院期问出现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失亲人离异,下岗等)5家庭经济状况差,住院费用压力大,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局限性(孤寡老人、亲朋探视少、缺少家庭温暖等)6对疾病严重程度认识有偏差,对诊治无信心7病情出现恶化或治疗成果未达成自己心里的预期目的8疾病造成的功效受限或毁形带来的痛苦(如失明,截肢、烧伤毁彤等,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9疾病造成难以耐受的疼痛(如癌痛等)10近1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亲属有过自杀行为建立护理心理支持需求分型以利于护士进行心理评定(见本节有关链接)防止自杀的护理方法:l入院时进行心理评定缺,使用心理评定工具及防止自杀的护理方法局限性2对存在自杀高危风险的病人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病人心理状况,评怙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①对伴有抑郁情绪的病人,护士应主动接触,理解病人需求,并于不停的支持激励,建立信赖协调的护患关系。激励其倾诉心中的想法,介绍成功病例,树立其信心,激励其与其它病友交谈,及时予以疾病有关对的信息。②对伴有焦虑情绪的病人,要耐心倾听其主诉,对不对的的猜想及时以纠正,医护人员的说辞要一致,以免病人产生多疑3加强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及现在先进的治疗办法,使病人对预后有客观对的的评价4及时解决病人的躯体疼痛,指导病人运用放松、冥想等技巧5属“特殊心理支持型”的病人,床边挂“心理支持标记牌”,针对因素,医护、家眷共同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请心理精神专科护士进行会诊跟踪个案,并指导下级护士进行每天的日常心理辅导6请疾病治疗成功者为病人进行现身说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与病人亲属沟通,及时获取病人心理变化信息,争取家眷配合,让病人最重视、最挂念的人多陪伴、激励和支持病人。对自杀高危风险病人规定留2名陪护(无家眷陪伴者,由病区生活助理陪护),进行24小时不间断看护,病人在陪护视线范畴内活动8严禁安排病人住单人房间,应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灯光明亮、清洁宽敞的房间。每班进行安全检查,对危险物品(刀、剪、绳等)妥善保管,阳台门、窗启动在安全范畴,厕所、病房内无承重挂钩类物品,厕所无反锁装置9服药到口,严防病人积蓄药品10夜间睡眠被服不能盖住头部11严禁病人无端外出,加强巡视,特别在中午、凌晨,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12对自杀高危风险病人,科内人员做好“多层面沟通”,涉及医生、护理人员、家眷及科室其别人员(保洁员及生活助理等),大家沟通关注病人行为13对有自杀意念的病人请心理科专家予以一对一治疗,对有自杀意念、自杀倾向病人进行逐级上报快速、有效地终止病人的自杀行为,告知医生急救请保安协助保护现场,留下现场照片,报警。疏散围观者就近原则将病人移到病床或送到含有急救条件的科室告知二值医护人员参加急救;报告科室领导、医院总值、医务科、护理部;告知家眷快速采用建立呼吸、循环通道或止血等急救方法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精确统计,并妥善保管好该病历经急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根据受伤状况请对应的科室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