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患者转运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转运途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甚至死亡。为规范重症患者转运过程,提高转运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的转运有一种统一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订了《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各级医院提供重症患者转运的基本原则,方便各医疗机构根据本身现有资源制订重症患者转运计划并规范临床实施。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为了谋求或完毕更加好的诊疗方法以期改善预后,根据转运实施的不同地区,重症患者转运分为院内转运及院际转运;院内转运是指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院际转运是指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转运。1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转运目的是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加好的诊治方法,但转运存在风险,因此,转运前应当充足评定转运的获益及风险。如果不能达成上述目的,则应重新评定转运的必要性。普通,在现有条件下主动解决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适宜转运。但需立刻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视病情与条件仍可主动转运。院内转运由主管医师决定,院际转运则需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受医院共同商议,并且最后应由接受医院主管医师决定。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患者不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紧急状况下,为急救患者的生命,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状况下(例如挽救生命的紧急转运),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足权衡获益与风险。2转运护送人员重症患者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含有重症患者转运能力的医务人员实施.并根据转运的具体状况选择恰当的转运人员。转运人员最少有1名含有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并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备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如呼吸治疗师、普通护士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须由1名医师参加转运;病情稳定的重症患者,能够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完毕。转运人员应接受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休克救治、心律失常识别与解决等专业培训,能纯熟操作转运设备。必须指定1名转运人员作为转运过程的负责人,转运过程中的全部决策均应由该负责人员做出。如果没有医师参加转运,必须指定1名医师作为紧急状况的联系人(此人普通就是决定转运患者的主管医师)。患者达成接受科室/医院后,应与接受人员进行全方面交接。如患者未移交(如行CT检查等),转运人员需要始终陪护患者直至返回病房。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毕。3转运设备(表1-2)全部转运设备都必须能够通过转运途中的电梯、门廊等通道,转运人员须确保全部转运设备正常运转并满足转运规定。全部电子设备都应能电池驱动并确保充足的电量。表1《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转运推荐设备推荐设备选配设备推荐设备选配设备气道管理及通气设备循环管理设备鼻导管环甲膜切开包心电监护仪及电极动脉穿刺针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多个型号的储氧面罩袖带式血压计及多个型号的袖带中心静脉导管包便携式吸引器及多个型号吸引管多功效转运呼吸机除颤仪、除颤电极板或耦合剂压力延长管多个型号的加压面罩PETCO2监测器多个型号的注射器/针压力传感器简易呼吸器球囊外接可调PEEP阀多个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有创压力监测仪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电池、灯泡)呼吸机螺旋接头静脉穿刺用止血带加压输液器多个型号的气管插管呼吸过滤器静脉输液器输液加热器装置开口器湿热交换器输血器经皮起搏器管芯胸腔闭式引流设输液泵及微量泵备牙垫便携式血气分析仪三通开关舌钳、插管钳(Magil钳)皮肤消毒液环甲膜穿刺针无菌敷料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流量表、扳手其它便携式呼吸机体温计止血钳/止血带听诊器血糖仪及试纸创伤手术剪润滑剂鼻饲管及胃肠减压装置外科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