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09全国卷Ⅱ9)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答案:D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对的;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因此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对的;由于存在同位素,因此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例2.(09广东理科基础3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对的的是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答案:D解析:d、e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氢化物稳定,A项错;a、b、e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前面的元素半径大,故B项错;六种元素中,f为氯,单质是最活泼的,C项错;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分别为H2CO3,H2SO4和HClO4,酸性依次增强,D项对的。例3.(09四川卷10)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二分之一,Y与M可形成化合物。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还原性:X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Z的氢化物B.简朴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C.YX、M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答案:D【解析】X、Y、Z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为Y的二分之一,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三种元素中S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因此其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强。根据M2Y又由于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判断M为钾元素,SO2为极性分子,而K2S属于离子化合物。【点评】本题重要考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以及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例4.(山东卷32)(8分)(化学-物质构造与性质)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次序为。(2)SiC的晶体构造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构造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因素是。(4)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构造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键和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健。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什么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键。答案:(1)1s22s22p63s23p2O>C>Si(2)sp3共价键(3)Mg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4)Si的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解析:(1)C、Si和O的电负性大小次序为:O>C>Si。(2)晶体硅中一种硅原子周边与4个硅原子相连,呈正四周体构造,因此杂化方式是sp3。(3)SiC电子总数是20个,则氧化物为MgO;晶格能与所构成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MgO与CaO的离子电荷数相似,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熔点高。(4)Si的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例5.(09安徽卷)(17分)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一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重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_____(填“强”或“弱”)。(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__________(填“大”或“小”)。(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