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导联如何定位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激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品不能完全缓和,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最少50万,现患最少200万。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原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诸多专家共识,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以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特别是肌钙蛋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疗。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含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定性诊疗,而心电图能够提供早期诊疗(数分钟即可出现变化)、梗死部位和范畴的诊疗,能提供更多预后信息。心电图和冠脉分布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围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采用Schlesinger等的分类原则,将冠状动脉的分布分为三型:1、右优势型;2、均衡型;3、左优势型。右优势型指的是左室后间隔、下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优势型指的是左室后间隔、下壁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均衡型指的是左室后间隔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左室下壁即膈面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由于右优势型占冠状动脉分布的70%,因此,用心电图来进行梗死有关冠状动脉的判断,普通以右优势型的冠状动脉分布为基础。普通来说,前壁、前间壁、部分高侧壁和少部分下壁由前降支冠脉供血,少数状况下前降支也可供血后间隔;高侧壁、多数正后壁、部分下壁受回旋支冠脉供血。右冠状动脉供血右室、多数的左室下壁、部分左室后壁。导联进行梗死定位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的体现以ST抬高为主,尚有就是T波的高尖和倒置以及病理性Q波的出现。其中,以ST段的变化最具意义,并可根据ST段的变化将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今天我们重要讨论心电图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定位诊疗及其意义。根据心电图的变化,以ST段抬高所出现的导联,可分为:前间壁心肌梗死(V1-V3导联);前壁心肌梗死(V3-V5导联);前侧壁心肌梗死(V5-V7导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5、aVL、I导联);高侧壁心肌梗死(aVL、I导联);下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后壁心肌梗死(V7-V8导联)。闭塞冠脉快速定位通过心电图,观察存在问题的各个导联,除了能快速判断是哪种心肌梗死外,还能提示梗死的对应病变血管。①下壁心肌梗死当出现下壁心肌梗死时,提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可能存在病变。心电图上显示:Ⅲ导联的ST段抬高,高于aVF导联ST段,且aVF导联高于Ⅱ导联ST段。对于心脏下壁心肌梗死,往往是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固然也有可能是回旋支血管发生了堵塞,不管是哪根血管出问题,最佳的治疗方案都是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堵塞的血管。普通状况下能够选择静脉溶栓也能够选择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最佳是选择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如果说是溶栓失败或者溶栓后患者仍然有明显的血管狭窄,那么仍然需要做支架植入手术。手术成功后来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得到解决,恢复血流的话才干够挽救更多的心肌,才有助于治疗以及防止心衰心律失常这些状况,要重视抗凝抗小板聚集治疗。②高侧壁心肌梗死高侧壁心肌梗死也是属于心肌梗死的一种类型,只是心肌梗死部位发生在高侧壁范畴,属于一种局限性的心肌梗死,是由于供应当侧壁的血管发生了堵塞引发的临床体现,能够出现为胸闷胸痛,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能够通过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等明确诊疗。提示前降支的对角支或回旋支存在病变。若是前降支对角支病变,则心电图体现为aVL导联的ST段抬高,要高于Ⅰ导联的ST段。若是回旋支病变,则心电图体现为Ⅰ导联的ST段抬高,高于aVL的ST段。③后壁心肌梗死壁心肌梗塞,梗塞的部位位于左心室的膈面,居下部。在进行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