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设计一、已知基本资料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3.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总图;4.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一遇设计洪水量Q20=105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一遇洪水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5.沟道无常流水。6.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料内摩擦角=20øº,内聚力c=0。8t/m2。7.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s³。二、设计内容(一)坝址选择坝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条件,重要考虑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1、地形:坝址要选择在沟谷狭窄、地形上游开阔平坦、口小肚大的葫芦状地形处,这样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淤地面积大。另外,还要有宜于开挖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例如有马鞍形岩石山坳或有红粘土山坡。2、地质:应选择土质坚实、地质构造均一、两岸无滑坡和坍毁的地段筑坝,且地基无淤泥、泥沙和地下水出没.3、筑坝材料:坝址附近有足够且良好的筑坝土料、砂石料,开采和运输方便。水坠法筑坝须有足够水源和一定高度的土料场.4、其它:用碾压法施工的大型淤地坝,要考虑土料运输机械的操作之便,规定坝址处地形较为开阔平坦。综合上述,再结合坝址地形图看,本设计将坝址选择在坝址地图上标注的“坝轴线2”处。(二)淤地坝水文计算1、拦泥库容V拦和拦泥坝高H拦的计算:V拦=F·K·(1-ns)·T/rS式中:V拦——拦泥库容,万立方米;F--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K—-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1万t/(km2.a);ns——坝库排沙比,无溢洪道时取为0,有溢洪道时可稍大,但由安全性方面考虑,本设计取为0;T-—设计淤积年限,初设T=5a;rS——淤积泥沙的干容重,取1.30t/m3。则V拦=5×10000×5÷1.3=19.23万m3根据H-V关系曲线,查得对应坝高海拔为811m,则可计算出H拦=13。1m;再由H-A关系曲线查得拦泥淤地面积为45亩。2、滞洪库容V滞和滞洪坝高H滞:由于本设计为三大件,即由坝体、溢洪道、放水建筑物构成的枢纽工程,因此滞洪库容要通过调洪演算后方可拟定。调洪演算(试算法):(1)、初设取H滞为2.0m,由H-V关系曲线查得对应的V滞=6.77万m3,则溢洪道设计泄流量Q泄可按下式计算:Q泄=Q洪(1—V滞/W洪)式中:Q泄--一遇的洪峰流量,105m3/s;V滞——设计滞洪库容,5万m3;W洪——一遇的洪水总量,10万m3。则Q泄=105×(1-6.77/10)=33.915m3/s根据下式可求出溢洪道的堰顶净宽B,即Q泄=MBH3/2式中:Q泄-—溢洪道设计流量,33。915m3/sM——流量模数,取1。6H—-滞洪坝高,H滞=2.0m则B=Q泄/(MH3/2)=33.915/(1。6×2。03/2)=7.49m基于安全考虑,取B=10m.拟定安全加高⊿H:在设计滞洪坝高时,安全加高取上限值,由表(1)可知,本设计取⊿H=1.5m表(1)土坝安全加高值表坝高H(m)<1010-20>20安全加高⊿H(m)0.5—1。01。0-1。51。5-2.0校核滞洪坝高:根据公式:Q泄=MBH3/2可计算溢洪道最大泄流量,上式中:Q泄-—溢洪道最大泄流量,m3/s;M——流量模数,取1.6;B——溢洪道堰顶净宽,10m;H——滞洪坝高与安全加高之和,3。5m。则Q泄=1。6×10×3.53/2=104.9m3/s;2一遇洪水的校核泄流量:Q泄′=Q200(1-V滞/W200)=180×(1—6。77/17)=108.3m3/s>Q泄=104.9m3/s由上述可知,当H滞=2.0m时,溢洪道最大泄流量不大于2一遇洪水的校核泄流量,故初设H滞=2。0m不符合设计规定。(2)设H滞=2。5m,由H—V关系曲线查得对应的V滞=7.77万m3。此时溢洪道设计泄流量Q泄=105×(1-7。77÷10)=23。415m3/s;溢洪道堰顶净宽B=3。7m,基于安全考虑,取B=8。0m;安全加高如(1)中所述,取⊿H=1。5m。校核滞洪坝高:溢洪道最大可泄流量Q泄=102。4m3/s2一遇洪水的校核泄流量Q泄′=97.7m3/s<Q泄=102。4m3/s综合上述可知,当H滞=2.5m时,溢洪道最大泄流量不不大于2一遇洪水校核泄流量,故取H滞=2。5m符合设计规定。此时,溢洪道堰顶净宽B=8.0m,滞洪库容V滞=7。77万m3,安全加高⊿H=1.5m.3、最大坝高H的拟定:H=H拦+H滞+⊿H=13.1+2.5+1.5=17.1m由坝高H=17。1m,结合坝址地形图知,坝顶海拔高度为815m。(三)土坝设计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沟道无常流水,且附近没有丰富的可运用水源,但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因此本设计选择用碾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