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膏小熊》教学反思小班幼儿已含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初步产生了探索爱好。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惜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少。本周,我们开展了《橡皮膏小熊》这一活动,使孩子能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热爱运动,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我班的幼儿是九月刚入园的小班新生,他们从原来的生活,一下子融入到集体生活中,需要一种适应教育的过程。特别是自立能力方面,需要较好地引导加强。《橡皮膏小熊》这个故事既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又很让幼儿感爱好的健康活动,能够教会幼儿在参加集体活动中如何用小手保护自己,并激励幼儿多参加运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受伤的小熊。让幼儿观察它怎么了,受伤后有什么感觉?回答完后,让小朋友猜猜它是怎么受伤的。一开始小朋友都不敢说,在通过老师的激励后,小朋友纷纷说摔跤了,打架了等因素在设计活动时,我想孩子们完整倾听一遍故事后的理解还不会较好,因此,采用了分段讲述,能够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因此,在活动中我结合图片,进行了分段讲述理解。并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小熊玩什么时受伤了?哪里受伤了?”动动脑想一想:“为什么会受伤呢?”“告诉小熊怎么样才干不受伤?”(让幼儿一起学学接皮球、扶好扶手滑滑梯、抓紧攀登架的动作)。在活动中,通过说说、动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教师的语言感染和肢体的带动下,主动地进行互动。这样,通过动作学习与行为对比,幼儿清晰地懂得了如何对的地玩耍才不会受伤,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对的的动作办法。整个活动十分轻松,愉快,幼儿参加的主动性也较高。我觉得这与课前准备充足也是分不开的,有了充足的教具如:磁带;挂图;幼儿用书;受伤的膏药小熊,活动开展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