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患者的护理一、概述截肢是指切除身体四肢的一部分,其中在关节的切除称为关节离断,截肢术是指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并通过体疗训练和安装假肢使该残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截肢的目的则是切除病变肢体部分及重建含有生理功效的残端。对肢体无法修复的损伤或病变施行截肢手术,事实上是使病人返回正常生活自食其力的第一步。因此,截肢手术应当像整形和重建手术同样,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同样的细心和技术。病肢和伤肢的血运丧失无法修复是截肢的唯一绝对适应症。截肢的普通适应症涉及:周边血管疾病、创伤、感染、肿瘤、神经损伤、先天发育异常。二、术前护理(一)截肢手术前的评定1、全身状况的评定在手术前,对每个截肢手术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认真、认真、全方面的检查,评定。对于有严重损伤的患者一定要排除合并症。患者的机体状况能否接受手术,对血管疾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判断截肢后安装假肢的条件以及后来功效康复、训练、运用假肢活动能力的大小等都要做出评定。2、对截肢前肢体的评定对因不同病因而截肢应进行不同评定。如因感染而需截肢者,应考虑与否需要开放截肢。对外伤后需要截肢者应评定患者残端须有良好的皮肤及软组织覆盖以及截肢水平,对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引发肢体干性坏死者,则应拟定患肢的血液循环及肢体坏死部位。(二)手术前患者的护理1、急危重患者应首先考虑急救生命,采用多个有效方法,纠正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防止重要脏器的病理损害和功效衰竭,即要急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也要主动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发明条件。2、心理护理即使截肢的长度部位不同,但都会使躯体外观遗留永久性缺点,并对应使肢体功效出现障碍或丧失,不仅影响正常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并且造成病人永久的心理创伤,其潜在的不良心态可爱影响患者的一生。因此,一旦决定截肢后有必要选择性地向病人通报病情,介绍治疗的重要性,手术的具体方案,介绍相似病例康复效果,协助病人从消极、绝望的心理中走出来,并做好家眷的工作,获得理解、信任和支持。3、合理运用选择抗生素对肢体严重外伤及感染应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成果选择抗生素,慢性感染的病人术前应大剂量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避免术后残端感染。对特异性感染病人应做好隔离,最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控制和消除潜在性疾病对糖尿病,贫血,严重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应主动采用对症治疗,控制病情,改善机体状况,待全身状况好转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增加残端和伤口的愈合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对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长久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液质等病人术前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输血或予以静脉高营养,以利于伤口的愈合。6、对截肢部位皮肤完整者,术前应做好皮肤准备,肢体有开放性伤口、窦道、感染病灶时,术前应加强换药。7、术前将病情告知,征得病人和家眷同意并签字,报院领导审批,待院领导签字后方可施行截肢术。8、下肢截肢病人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指导学会拐杖的使用,进行手臂拉力训练,方便术后扶拐下地活动。三、术后护理1、严格床头交接班特别是对于严重创伤后感染、高龄或年幼患者,每班做到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全身状况及残端伤口状况。2、心理护理截肢术后,病人身体外观发生变化,对病人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病人往往产生压抑,消极情绪,要理解病人烦躁、易怒行为,关心体贴病人,加强巡视,并激励家眷多关心病人,予以心理和精神支持。热情关心的态度会融化患者心中的恐惧、自卑、逃避。介绍术后康复计划,激励病人树立主动回归社会、家庭的信心,逐步恢复正常生活,最后使病人能通过自我调节,对的面对现实。3、残端包扎全部骨突出均应用棉垫衬护,然后用弹力绑带包扎,弹力绑带包扎不适宜过紧,应做到斜形围绕,直至关节的近侧。4、避免伤口出血注意截肢术后肢体残端渗血状况,床边备止血带,以防残端血管结扎线脱落造成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若创口出血量大,立刻在肢体近端扎止血带,告知医生,及时解决。5、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脱落、滑出,保持引流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