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提高班---基因的分离定律分离有关计算总结出题:于德芳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办法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2.人工杂交实验的办法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去雄时间:花未成熟时(花蕾期);对象:母本套袋目的:避免外来花粉干扰;再套袋目的:确保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例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对的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体现型来判断亲本与否纯合D.孟德尔运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3.孟德尔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例2: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译法”的叙述中不对的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成果进行的检查C.孟德尔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成果进行分析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例3: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环节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现象→演绎推理→检查推理→得出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让F1测交,成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靠近1:1属于“检查推理”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裔会出现两种性状比靠近1∶1属于“解释现象”C.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提出假说”D.F1高茎自交产生F2植株中高茎和矮茎比为787:277属于“发现问题”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基因的分离定律(1)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裔。(4)合用范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分离定律的验证办法(1)自交法:自交后裔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测交法:若测交后裔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解决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典例: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W遗传因子)遇碘变蓝,后者花粉(含w遗传因子)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长大开花后取一种成熟的花药,挤出全部花粉,滴上碘液,显微镜下看到颜色有_______,比例是______,因素是______。这株水稻穗上所结米粒的非糯性的遗传因子构成是________,糯性的遗传因子构成是____________,这符合孟德尔的___定律。(1)蓝色和非蓝色(2).1∶1(3).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4).WW和Ww(5).ww(6).分离3.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A.如果含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体现一种亲本的性状,则子代体现出的那种性状为显性。[来如:某植物红花×白花→子代全开红花,则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B.如果两个性状相似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某植物红花×红花→子代有红花、有白花,则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例4:在不知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状况下,根据下列哪项可判断显性或隐性性状()A.黑色×黑色→全是黑色B.黑色×白色→100黑色︰150白色C.白色×白色→全是白色D.黑色×黑色→3黑︰4白例5: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以下成果,由此推断不对的的是()杂交亲本后裔杂交A灰色×灰色灰色杂交B黄色×黄色2/3黄色、1/3灰色杂交C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A.杂交A后裔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裔黄色毛鼠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