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哪里最缺水?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用水是十分方便的,只要打开水龙头,便会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这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吗?中国官方层面给出了答案——中国其实是一种缺水严重的国家。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局限性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而中国人口占比全球超出1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全国淡水取用量达成5497亿立方米,大概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现在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运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运用。人类真正能够运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现在,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预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出25亿。西藏、四川水资源最多,宁夏天津最少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状况又如何呢?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公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在中国的西南方向。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但是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普通省级行政区较多。因此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特别集中于华北地区。中国多省份处在“极度缺水”区间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亚洲水塔”之称。西藏境内流域面积不不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条,流域面积不不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水域面积不不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共有816个,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西藏数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6.5%,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居全国第一。但真正让西藏人均水资源量大幅领先全国的最核心因素,是由于该地的人口稀少。就拿人均水资源量全国第三的广西来说,即使在水资源总量上,广西几乎是青海的三倍,但是由于同期广西人口却是青海的八倍还多,因此最后的人均水资源体量还是要大幅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换而言之,过大的人口总量才是真正造成中国整体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极度紧缺的本源所在。按照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即为极度缺水的原则,我们发现在时,天津、北京、上海、宁夏、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江苏等多省市均处在极度缺水的区间。上海、江苏为什么也上榜了,因素有二:一是庞大的人口总量,二是降水量与南方相比较低。江苏省水资源总量为392.9亿m(其中地表水295.4亿m,地下水114.5亿m,两者有重叠部分)。与浙江省作对比,同期,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895.3亿m(其中地表水881.9亿m,地下水204.3亿m,两者有重叠部分)。也就是说,即使江浙两省相邻,但是人口总量比江苏少了2300余万的浙江,水资源总量却是其的2倍还要多。但即使在国内水资源总量尚且还算丰富的浙江,其人均水资源量也仅有1582.6m,比同期全国均值的2069.0m少了近四分之一。其它省份的状况,可想而知。过分采用地下水,多地已变成“漏斗区”现在我国都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某些地区长久透支地下水,造成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后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资料显示,由于数年的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其中最大的一种漏斗面积达8800多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大概是北京市市区面积的12倍。早在几年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都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相比于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总量大,采用易,成本低,补充快的特性,地下水(井水、岩水)特性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