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1页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2.在操作中,发现并归纳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3.理解并掌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其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感知、猜测、验证的过程,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情感与态度:1.学生在数学探究学习中敢于大胆猜测,并找到恰当的方法验证,以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2.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在猜测、操作、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理解应用其关系。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一、复习导入以《熊出没》故事引入,从而复习旧知。(播放音频:一天,小镇的房屋管理员给光头强打来电话说他的木屋太破旧,地震就要来了,住着很不安全,赶紧搬到小镇上去。光头强舍不得生活了很久的木屋,又担心安全。善良的熊大和熊二帮光头强修好了小木屋。为了感谢他们,光头强送来10罐上好的蜂蜜,他们舍不得吃,想储存起来。如果每3罐分一份,能分成几份?还剩几罐呢?)(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有10罐蜂蜜,每3罐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罐?学生列出算式并自主尝试计算结果。抽生汇报:10÷3=3(份)⋯⋯1(罐)提问: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这里的1表示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它们分别叫做什么?预设:除数,余数。谈话:孩子们,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关系。你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低年级儿童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已有知识经验,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二、探究新知1、猜测。(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11罐蜂蜜,每3罐分一份,能分成几份?还剩几罐?学生列出算式并自主尝试计算结果。抽生汇报:11÷3=3(份)⋯⋯2(罐)(课件出示第三个问题)12罐蜂蜜,每3罐分一份,能分成几份?还剩几罐?学生汇报:12÷3=4(份)观察这些算式中的除数和余数(课件出示)。猜猜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同桌之间讨论。抽生汇报。(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和列式,一方面能借助直观操作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渗透借助直观操作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另一方面能通过不同算式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的对比,初步感知余数与除数的关系。)2、验证。谈话: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也都发现了一些秘密。关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到底谁的猜测准确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幻灯片出示例2的主题图。○1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幅图,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用小棒摆独立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2谈话:请大家拿出学具,每4人一个小组,按要求完成学习单。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交流。(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直观操作,感知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汇报与置疑,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真正担当了小小探索者。)3、小结。谈话:通过操作验证,得出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是:除数>余数(课件出示)。也可以说:余数<除数(板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进一步明确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印象。)三、练习巩固谈话:孩子们,这么重要的规律你能灵活运用吗?课件出示。1、判断对错。光头强:35÷8=3⋯⋯11熊大:81÷9=8⋯⋯9吉吉:25÷5=5⋯⋯0熊二:26÷7=3⋯⋯5谈话:熊二觉得大家真了不起。现在想邀请大家一起玩游戏。好吗?2、熊二在哪里?○1提示:除数是2,我躲在余数的后面。□0□1□2□3○2提示:余数可能是1,2,3,4,5,我躲在除数的后面。□0□2□4□63、熊二找朋友。他们躲在除数是5时可能出现的余数后面,帮我找到他们吧。□1□2□3□4□64、帮熊二找蜂蜜。■中最大能填几?()÷8=3⋯⋯■()÷6=4⋯⋯■★中最小能填几?()÷★=5⋯⋯2()÷★=6⋯⋯65.谁是智多星?()里能填哪些数?()÷6=4⋯⋯■(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有趣而新颖。题目由浅及深,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