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课件VIP免费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1页
1/21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2页
2/21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课件_第3页
3/21
伤仲永(北宋)王安石一、作家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集》等。2、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是作者对人才毁灭所做的挽歌,表明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良风气对人才摧残的谴责。3、背景资料本文选自《临川先生集》,是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一篇随笔。文中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变化的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多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后来的聪明也保不住。二、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隶()谒()邑()称()泯()矣()焉()扳()lìyèyìchènmǐnyǐyānpān三、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四、注意下列实词的理解•(1)“伤仲永”伤:哀伤、叹惜•(2)“世隶耕”隶:属于•(3)“养父母”养:赡养•(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立就:立刻完成•(5)“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6)“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7)邑人奇之:邑人:同县的人•(8)“从先还家”从:跟从•(9)前时之闻:闻:听到的名声•(10)“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11)“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12)“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13)“且为众人”且:尚且•(14)“固众人”固:本来五、需要理解活用的字词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邑人奇之”4、“稍稍宾客其父”5、“父利其然也”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奇: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宾客对待利: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解释下列划线的字:A.世隶耕()B.未尝识书具()C.即书诗四句()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E.或以钱币乞之()()F.从先人还家()G.贤于材人远矣()属于曾经写赡养团结内容有的人求取跟从比……优秀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他这样做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5、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他先天得到的,远远胜过有才能的人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六、整体感悟1、全文分为几部分?划分的标准是什么?两部分,第一部分叙事,第二部分说理。以表达方式作为划分的依据。——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矣童年阶段少年阶段青年阶段2、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用原文的句子来说明。“神童”常人3、那么仲永为什么会“泯然众人矣”?我们一起来分析吧。明确:“世隶耕”,点明了其家庭背景,也暗示造成他悲剧的深层原因。(2)知道仲永才华出众时,父亲是怎样做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父亲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贪图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1)仲永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中?(3)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A: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4)作者对此是什么态度?这对你有何启示?B: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六中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