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COPC:(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把以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础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础医疗工作。社区诊断:以流行病学为基础。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当,其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公共卫生相似,即预防控制并消除疾病。PHE:(周期性健康检查)是针对来就诊的病人而由医生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临床预防医学: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疾病发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价和预防干预来实施的,是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化学预防: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家庭治疗:是指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涉及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在我国政府已经明文规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包括以下6个方面: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全科医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全科医生的角色:1对病人与家庭(医生,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3对社会(社区/家庭成员,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世界家庭医生学会:(简称WONCA)于1972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成立。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基础医疗保健,人性化照顾,综合性照顾,持续性照顾。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1服务宗旨与职责上的区别2服务内容与方式上的区别联系:1各司其职2互补互利3“接力棒”式服务各种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生活方式与行为因子,环境因子,人类生物学因子,卫生保健制度因子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求医遵医行为。全科医疗的问诊方式:B----背景,了解病人可能的心里或社会因素;A----情感,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T-----烦恼,了解问题对病人的影响程度;H-----处理,了解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E-----移情,对病人的不幸表示理解和同情,从而使他感受到医生对他的支持家庭生活周期: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生期(介于0~2.5岁之间),学龄前幼儿期(2.5~6岁),学龄儿童期(6~13岁),青少年期(13~20岁),孩子离家期(中年期),空巢期,退休期。为什么要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2开展全科医疗服务3为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4为全科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料5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6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C0PC分级:0级:以传统的医疗模式,只对就诊者提供非连续性的医疗,没有社区的概念不关注社区的健康问题。1级:对所在社区的健康资料有所了解,缺乏第一手资料,以医生的主观印象推断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案。2级:对所在社区的健康问题有一定了解,有间接的二手资料,有计划和评价的能力。3级:通过社区调查或社区健康档案资料掌握90%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针对健康问题采取解决方案,但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4级:建立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掌握所有健康问题,具有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建立了社区健康问题资料收集和评价系统,具有解决问题和管理社区资源的能力。以问题为向导的处理原则:①应尽可能准确掌握问题之所在②疾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原则③寻求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④动态、渐进性的问题处理原则⑤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原则。为什么在全科医疗的实践中要强调以问题为导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