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考试题要点名词解释信息化、信息技术、政务流程优化、信息资源、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电子政务:公共组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信息技术就是我们平时说的“IT”,即“InformationTeconology“。从广义上讲,信息技术泛指能够扩展、延伸人类信息器官的技术的总和。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简而言之,对狭义的信息资源可以理解为数据资源,它是以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为特征的。广义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信息及其载体,而且反映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可以说,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一同构成完整信息模型的资源综合。“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英文里面,数字鸿沟大多数时间统称"DigitalDivide",也有时候叫做"DigitalGap"或者"DigitalDivision",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政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就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思想、经济学的市场机制原理和现代化技术,把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以使政府的行为成本、政府的公共物品与支出、政府的服务质量、政府效能与效率都具有可量化的苛刻标准,最终达到政府行为、业务流程的戏剧性变化。简答题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做法有哪些?(1)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2)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3)深入推进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错金和改善民生。2、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G,G2B,G2C3、政务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将政府管理、决策与事务性工作分开。(2)清理与整合。清理指消除原有流程中非增值的环节。整合是对清理后非增值的流程予以简化,并对这些分解开的流程进行整合,使整个流程更加顺畅。(3)简化中间管理层,扩大授权,追求成果。(4)流程按照自然顺序排列。(5)源头一次捕获信息,实现信息共享。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有哪些?1.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最显著的区别。传统政务办公模式依赖于纸质文件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2.行政业务流程不同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与传统政务的重要区别。3.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务的又一重要区别。5、简述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①用户分类管理功能②多渠道的链接引导功能③确保入口惟一性和信息权威功能④信息反馈和处理功能⑤展现电子政务程度功能论述题1、请结合实际,论述电子政务与提高公共行政管理能力的关系。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又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行政管理模式革命,是用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行政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政务,可以解放行政管理能力,把颇具粗放管理方式特点的传统行政管理,从高成本、低效率、以牺牲效能为代价、产生官僚和腐败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其外在表现为行政手段的改变,其实质却是行政内涵的深化。其次,电子政务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挑战,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观念、行政方式、行政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会带来冲击和革新。一是对传统政府官员行政思维的挑战。二是对行政方式的挑战。三是对部门利益驱动的挑战。第三,电子政务决不是用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