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VIP免费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_第1页
1/52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_第2页
2/52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_第3页
3/52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学与心理学考试大纲及样卷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学与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总要求教育学部分1、了解与识记教育学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3、具有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心理学部分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事实。2、理解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机、人格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3、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第一部分考试内容教育学部分一、绪论[要求]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第3页共53页(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的基础学科。(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为开端,出现了一系统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马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边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心灵献给孩子》。(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②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③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④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二、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1.识记教育、遗传、环境等概念以及各个社会历史时期有关的教育内容、目的。2.掌握和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以及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3.运用上述教育基本原理解释和说明有关教育现象。(一)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基本概念(1)广义的概念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2.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3.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第4页共53页(1)教育的起源历来存在的两种错误的教育起源理论:以法国的利托尔诺为代表的教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2004年秋季入学联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