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重点知识(1)[大][中][小]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项目:CPU、内存、磁盘、网络能力管理中的循环活动:能力数据监控、能力评价和分析判断、能力调优和改进、实施变更在一个正式的变更管理流程控制下实施能力变更的好处:1对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将会产生较少的不利影响2提高用户的效率3提高1T部门的工作效率4强化对关键应用服务的管理和应用能力管理的范围:所有硬件设备,所有网络设备,所有软件,所有外部设备,人力资源能力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以合理的成本及时提供1T资源以满足组织当前及将来的业务需求,能力管理流程目标如下:1分析当前业务需求和预测未来业务需求,保证这些需求在制定能力计划时得到充分考虑2确保当前1T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提供最佳的服务绩效3确保组织的1T投资按计划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4合理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服务能力与服务成本、业务需求与技术可行性的最佳组合能力数据库在系统能力管理中的作用:能力数据库是成功实施能力管理流程的基础。能力管理需要将管理流程中采集到的各类与系统运营有关的数据存入能力数据库,这些数据包括:技术数据,业务数据,服务数据,财务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能力管理数库中的数据信息有两个用途:1为制做提交给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绩效报告和能力管理报告提供基础2用于预测未来的能力需求。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要素: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标准化具有“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约束性、政策性等特性”标准化活动过程一般包括:标准产生子过程,标准实施子过程,标准更新子过程等一个现代组织的信息资源主要有: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数据及存储介质,非计算机信息处理存储装置,技术、规章、制度法律,人员等系统评价是指根据预定的系统目的,在系统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就各系统的设计方案所能满足需要的程度及消耗和占用的各种资源进行评审和选择,并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满意方案。系统评价的步骤:先根据评价的目标和目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的系统评价目的应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采用的评价方法,围绕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给出评价结论系统质量评价的特征和指标:1系统对用户和业务需求的相对满意度2系统开发过程是否规范3系统功能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完备性4系统的性能、成本、效益综合化5系统运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结果是否完整7信息资源的利用率8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9系统实用性。系统评价的时机(系统规划时、系统设计时、系统转换时、系统运行时)系统设置评价项目(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运行)信息系统各个评价项目的评价标准1性能评价标准(事务处理响应时间、作业周转时间、吞吐量、故障恢复时间、控制台响应时间)2系统运行质量评价标准(功能评价,稳定性评价、可用性评价、可维护性评价)3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系统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系统改进建议:修改或重建系统的建议,改进系统开发方案的建议对用户提供的支持(支持的范围、向用户提供的服务、服务结果的记录、对用户的培训、服务台)处理用户的新需求(标识用户的新需求、对系统改进需求进行管理)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一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