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档案管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5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档案馆对所收藏电子档案进行抽样检测的间隔时间是()A.2年B.5年C.10年D.20年2.磁带的存放方法是()A.竖放B.平放C.横放D.卷放3.照片档案的主要构成是()A.底片、图片及相片B.底片、图片及像素C.底片、照片及文字说明D.底片、照片及包装材料4.会计档案是一种()A.会计核算专业材料B.会计预算专业材料C.会计预核算材料D.会计报表材料5.对经多方查询确实找不到档案人下落的“无头档案”的处理方式是()A.可转档案人原籍人才服务中心保存B.可转档案人原籍档案馆保存C.可转档案人原工作单位保存D.可交给档案人亲属保存6.人事档案是一种()A.文书档案B.普通档案C.干部档案D.专门档案7.档案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是()A.统计整理B.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D.统计调查8.“总登记簿”主要应用于()A.档案局B.档案馆C.档案室D.档案处9.编写大事记时对“大事”的选取要做到()A.大事、要事慎取B.小事、琐事不忘C.大事、要事不漏D.小事、琐事不取10.内容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利益档案的开放期限是()A.30年B.50年C.可以少于30年D.可以多于30年11.档案部门答复用户询问,指导其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是()A.档案阅览服务B.档案借阅服务C.档案宣传服务D.档案咨询服务12.衡量检索标识表达档案内容的精确程度的指标是()A.一致度B.专指度C.网罗度D.穷举度13.将主题词表主表中的全部主题词按照既定的类目分类排列,以便按类查词的辅助工具是()A.档案分类法B.档案主题法C.主题索引D.范畴索引14.全宗卷中一般应包括的材料是()A.案卷目录B.分类目录C.档案销毁清册D.档案代理卡15.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是()A.直接鉴定法B.抽样鉴定法C.间接鉴定法D.随机鉴定法16.若干具有某种联系的全宗构成的群体是()A.全宗汇集B.联合全宗C.全宗群D.全宗单17.省级以上机关向各有关档案馆移交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规定要求是()A.保存已满10年的档案B.保存已满20年的档案C.保存已满30年的档案D.保存已满50年的档案18.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是()A.公司签订的合同B.一般事务性通知C.领导签发生效文件D.会议讨论通过文件19.我国档案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B.党、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C.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D.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20.档案的“情报价值”又称为()A.凭证价值B.参考价值C.第一价值D.第二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档案状况的登记形式包括()A.案卷目录B.人员出入库房登记C.全宗名册D.全宗卡片22.鉴定档案价值需要鉴定人员运用的思想观点包括()A.全面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历史的观点D.效益的观点23.档案著录中的“排检与编号项”包括()A.文件编号B.分类号C.档号D.主题词24.档案馆开放档案的条件包括()A.物质条件B.检索条件C.制度条件D.社会档案意识条件25.大事记的种类包括()A.机关大事记B.年谱C.个人生平大事记D.组织沿革26.档案统计分析的类型包括()A.对比分析B.综合分析C.系统分析D.相关分析27.人事档案的种类主要有()A.干部档案B.工人档案C.农民档案D.军人档案28.会计档案的特点有()A.广泛性B.严密性C.稳定性D.多样性29.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包括()A.实体性原则B.可读性原则C.原始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30.档案发挥作用的条件包括()A.档案利用实践B.社会发展水平C.社会档案意识D.档案管理水平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档案32.档案行政机构33.检索效率34.专题概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5.说明优化馆藏的一般标准。36.简述人事档案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