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舆长沮执辔辍怃然耰耦yújùpèichuòwǔyōuǒu通假字:趋而辟之植其杖而芸使子路反见之(辟通“僻”)(芸通“耘”,除草)(反通“返”,返回)古今异义: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不仕无义古义:老年男子今义:岳父古义:适宜,合理今义:意义一词多义: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愿枉车骑过之一日,大母过余曰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得不得与之言卖炭得钱何所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经过超过拜访看望过失、过错能够得到固定用法“该不会……吧”废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废弃废黜、罢黜荒废词类活用耰而不辍止子路宿欲洁其身见其二子焉杀鸡为黍而食之名词作动词,一种农具,用来击碎土块掩埋种子,这里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食文言句式:子路行以告子路从而后省略句,以告,以(之)告(之)省略句,从而后,从(之)而后朗读:1、自己结合注释自读2、分角色读赏析:1、楚狂接舆的特征?提示:“歌而过”而不是“过而歌”,说明楚狂是明确知道坐在车上的是孔子,有意唱那样的一支歌给他听听,如果改成楚狂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走就似乎表现不出他的神态。从他的行动可知他是个狂放的人,这里说的狂放,有不羁之意,而不是发疯,并无精神失常之意。这种狂放不羁、不满现实、有时放高言论、不怕权贵的人,大概在当时是不算少的,人们遇着这种人,叫他狂人就是。从歌词内容看,他又有一定的文采和知识,他将孔子比作稀世的凤凰,又说他是只倒霉的凤凰,不在盛世出现,偏生在乱世,并善意劝告孔子:搞政治太危险乐,还是趁早歇着吧!孔子听了很感动。2、长沮、桀溺的特征?提示:语言简短,言辞较激烈,甚至连渡口都不肯告诉,他们是自食其力的隐者,真正退隐田园做隐士。3、丈人的特征?提示:对孔子直接指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第一次见面,老人就留子路到他家里住宿、杀鸡、做黍米饭让他吃,并让两个儿子见子路,可见他是善良、正直的。总结:几位隐士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与孔子不同,多有愤世嫉俗之心,他们对孔子,既有敬重的成分,也有劝喻、讥嘲的成分,态度较复杂。4、孔子和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提示:相同:孔子和隐者都是不俗之人,在世间,二者可称为同一种人,虽然取道不同,但其不趋俗从众是一样的,双方都有惺惺相惜之意。不同:二者的处世态度却明显不同,孔子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而诸隐士则劝孔子“知其不可而勿为”交流表达:自由畅谈“知其不可而为之”在生活中的表现或你所了解的人物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迹。多少民族英雄是这样做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千万不要误以为学上一点高尚和高明,就可以得心应手,所向无敌,百战不殆,如入无人之境。不,不可能的,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标杆不是一跃就达到了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学会了学精了学妙了才做事情,你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在碰壁中,在失算与挫折、失态与丢丑中学习。你做了十件事,其中最后一件做到了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无为而无不为,发必中,行必果,这也是值得赞美和满意的。那么前九件呢,你追求的是化境,做到的仍有生疏;你追求的是瓜熟蒂落,做到的仍然有些勉强;你追求的是不言而言,却仍然费了许多唇舌;你追求的是不战而胜,却仍然是颇费力气。这不但是不足为奇的,而且几乎是必然与必须的。这说明什么呢?除了化境,除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