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概率、统计与统计案例感悟高考明确考向(2010·广东)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文艺节目新闻节目总计20至40岁401858大于40岁152742总计5545100(1)由表中数据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是否与年龄有关?(2)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解(1)因为在20至40岁的58名观众中有18名观众收看新闻节目,而大于40岁的42名观众中有27名观众收看新闻节目,所以,经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是有关的.(2)从题中所给条件可以看出收看新闻节目的共45人,随机抽取5人,则抽样比为545=19,故大于40岁的观众应抽取27×19=3(人).(3)抽取的5名观众中大于40岁的有3人,在20至40岁的有2人,记大于40岁的人为a1,a2,a3,20至40岁的人为b1,b2,则从5人中抽取2人的基本事件有(a1,a2),(a1,a3),(a2,a3),(b1,b2),(a1,b1),(a1,b2),(a2,b1),(a2,b2),(a3,b1),(a3,b2)共10个,其中恰有1人为20至40岁的有6个,故所求概率为610=35.考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了分层抽样和概率的计算.考查考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但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易错提醒(1)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说明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有关.(2)分层抽样按比例抽取,有的考生比例关系不清.(3)计算概率时,基本事件计算不准确.主干知识梳理1.随机事件的概率(1)随机事件的概率范围:0≤P(A)≤1;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2)古典概型的概率P(A)=mn=A中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3)几何概型的概率P(A)=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2.统计(1)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2)利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①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②总体密度曲线.③茎叶图.(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①众数、中位数.②平均数x=x1+x2+…+xnn.③方差与标准差方差s2=1n[(x1-x)2+(x2-x)2+…+(xn-x)2].标准差s=1n[(x1-x)2+(x2-x)2+…+(xn-x)2].3.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中,主要是能作出散点图,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体会回归分析及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热点分类突破题型一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例1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A.13B.12C.23D.34思维启迪基本事件是从4张卡片中抽取2张,抽取方法总数是确定的,每种方法的出现是均等的.属于古典概型.解析方法一设A表示“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基本事件的总数为C24,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C12C12,故P(A)=C12C12C24=23.方法二设A表示“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A表示“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为偶数”,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2,则P(A)=2C24=13,∴P(A)=1-P(A)=23.答案C探究提高(1)有关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关键是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这常常用到排列、组合的有关知识.(2)对于较复杂的题目要注意正确分类,分类时应不重不漏.变式训练1袋中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黑球各一个,现依次有放回地随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一个球.(1)试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若摸到红球时得2分,摸到黑球时得1分,求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的概率.解(1)一共有8种不同的结果,列举如下:(红,红,红)、(红,红,黑)、(红,黑,红)、(红,黑,黑),(黑,红,红)、(黑,红,黑),(黑,黑,红),(黑,黑,黑).(2)记“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为事件A.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红,红,黑)、(红,黑,红)、(黑,红,红),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3.由(1)可知,基本事件总数为8,所以事件A的概率为P(A)=38.题型二几何概型的概率问题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D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