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必考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必考:《广播电视业务知识》第一部分广播电视电视新闻概述一、广播电视节目及构成要素1、电视的传播的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和图像。图像在形式上大致可分为:(1)文字(一是画面内的文字;二是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2)示意图与图表(3)照片与图片(4)影像2、电视影像的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由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的动态影像流程称为一个镜头,它是电视语言基本表意单元和叙事单元,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①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即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一个一个的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意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②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的语言形态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意义:a、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即直观视听形式的思维;b、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c、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2)画面构图(3)光线。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4)拍摄角度。(平角、俯角、仰角、正面、侧面)(5)运动镜头。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①变焦距的镜头。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②摇镜头。摇镜头的获得过程称作摇摄。摇摄是指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做旋转运动进行拍摄。③移动镜头。所谓移动镜头,就是摄像机在运动中所拍摄到的镜头。它可以全方位地变换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和拍摄角度,形成推、拉、移、降、跟等各种运动方式。(6)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3、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1)易于接收接受;(2)可听性;(3)准确性;(4)完整性;(5)通俗性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1、广播传播的优势和劣势广播的传播优势包括:(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广播的传播劣势是:(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新鲜性②重要性③显著性④接近性⑤趣味性(2)新闻政策是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的另一标准。这对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关系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能否进行公开报道的“命运”。4、新闻政策标准通常体现为:(1)政治标准;(2)新闻宣传思想;(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是进行新闻选择的又一标准。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准备与策划四、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1、现场观察(1)现场观察的特点:观察的直接性、观察的综合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经常性、观察的敏感性。(2)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②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3)在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时要注意:①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也关系到记者能否准确清晰地采录到需要的音响与影像,获取宏观的细节的信息。②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③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④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⑤同时,将观察与思考结合。2、采访对象的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3、话筒前采访及其要求(1)尽可能地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2)记者的语言应精炼,通俗化,口语化,有表现力。(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4)电视话筒前采访记者还应有镜头意识(5)话筒前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4、开放型问题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5、闭合型问题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度6、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