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有感大屯街道王恔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两句名言,都向我们阐释了书籍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借由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可以从燥热的酷暑之中沉静下来,用心来读一本好书。这本好书名为《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城市治理的25枚绣花针》是由《市民与社会》的主持人秦畅为《市民与社会》栏目25周年纪念所作,书中选取该栏目25个经典市民热议话题。主要描绘了市民集中参与、共同治理上海社会的一个个小缩影,围绕着解决群租问题、拆除违章建筑、社区小景观设计等市民关心的话题,着重体现在市民、政府管理者、企业和专家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如何将社会公共事务妥善解决。这25个话题中,最让我有所启发的是:居民议事会,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这一话题。本章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失控的议事场景:居民议事会上就居委会搭建平台,召集各方共同讨论小区树木该怎么修剪。参与主体非常多元,具体包括:大声疾呼尽快修剪的一、二楼居民代表;住在五、六楼坚决要求不能修剪树木的代表;一些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的居民代表;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代表;绿化修剪企业代表;从事法律工作的居民;在相关绿化部门工作的居民。可想而知议事会议的结果是不欢而散,会中反映的问题包括:赞同方和反对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永远都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根本不肯倾听对方一丝一毫的意见;嗓门大的、开口快的、会抢话筒的,往往占有了绝对优势,喋喋不休,别人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机会;面对激烈矛盾,会议组织者一筹莫展,任由会议开"无轨电车";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竟然甩门而去,激发了现场更大的不满;专业人士都没有轮到发言的机会。针对以上问题,书中给出了XX省XX县区好第坊居委会书记的应对措施。:社区矛盾的解决,很有必要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第1页共3页把问题放到居民议事会上来讨论和解决。但为了更高效成功的举行居民议事会议,在会前,先确定。会议要讨论什么事、要请哪些人来讨论、由谁来主持。当这些会前准备充分并得到与会者的认可时,一场议事会才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居民议事会的动议,有着自己的底线。底线是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社区中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都可能需要居民来商量沟通,但并非什么事都需要或者能够放到居民议事会上来讨论。如果涉及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利益,就应该召开广泛居民层面的议事会;只与少数人直接相关,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不一定扩大化,局域性地就可以解决了。与议事主题相关的人员,无论是受益者还是受影响者,都要尽可能地邀请多方代表来参加,主体越是全面才越有助于达成一个健全、平衡的观点。在会中要遵循居民议事黄金法则,在会后要广而告之,并确保执行。制作一个便于操作,同时规避风险的方案。要让居民看到执行效果。根据书中所讲,再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实践我认为,在书中已有的解决方案基础上,为保证居民议事会议的成功和高效性,我们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统筹安排。步骤一。会前,其一,我们应事先对议题进行广泛公示。保证会议的公平、公正、公开,使会议上各方代表都能紧扣主题来进行磋商进而提高议事会的效率,在执行上要制定更加量化、具体化的标准。其二,确立一名主持人来本着定规不定调,中立和引导的原则帮助大家完成决策。保持中立是指进行总结发言,但不表明个人立场。准备充分是指找一个了解社区情况、熟悉此次议题的人,由他来主持能更好地掌控进程、有效引导。引导是指主持人在议事会上要引导议事本身,而不是对发言者的观点引导。总而言之一位出色的议事会主持人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最有效地讨论,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步骤二。会中,其一,我们要制定方案优先的规则,要求发言人不讲空话,多谈具体的方案。不能只表述观点,同时要提供解决方案。想要反对一个方案,必须先拿出一个新的提案。在会议中往往存在着"意见领袖".他们通常有时间,有精力有热第2页共3页心,通常是发言最多、打断最多、插话最多、喊口号最多和最常固执地坚持自己观点的。当议事规则缺乏时,很容易就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