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蓝关》读后感: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雪拥蓝关》读后感法律系17法律事务(1)班郝宇这是《雪拥蓝关》里靳天青之母生前留给他的一块铜牌牌上刻的八个字。铜牌牌被打了孔用红线挂在脖子上。七岁那年靳天青遇上被拐子夹在胳肢窝里的林樱草,一番牛犊勇缠后把那个小胖丫头子领回师门。师父是喜成社挑班的伶人,民国时北京城里顶有名的白喜祥。靳天青上下各有一师兄弟,另还有社里兄弟成群帮、帮衬的慈祥胖婶。樱草自打被救进了白家大院,她的一生注定了与民国这个纷乱的时代更迭纠缠在了一起。我常思量着关于人生或者生命的话题。缘分是妙不可言的东西,一个人生长生短、富贵苟且都可以用这个字词来感叹。读完《雪拥蓝关》使我长久有些郁郁又有些释怀。抑郁的是因为结局也是因为书名。打一听这个名字我就明白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戏界里却被唱成了一出徽剧:“常言道,人离乡间,似蛟龙离了沧海,似猛虎离了山岗,似凤凰飞至乌鸦群班。昔日里有一位绝粮孔子,他也曾把麒麟叹。况且圣人遭磨难,何况我韩愈谪边关。唉呀,难挨,难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发配到潮阳,路有八千……”读完整册《雪拥蓝关》不禁感慨又散读多遍,抚拭摩挲恋恋不释手。唯独缺憾的是不甚理解这出曲的意义。这是一首说韩昌黎触了龙颜贬至潮阳这个虫鸟不鸣,禽兽不至的地方的曲儿。离乡悲愁,哀怨却不退缩。可细下思量,这本书里的角儿虽然大都命不好,却很少是因为背井离乡,更甭提被皇帝贬谪。然而无论是天青因为央求白喜祥教他这曲儿,白喜祥却道他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感情上撑不起这出戏而一直失落不已,还是靳天青在遭遇种种磨难后唱了这出戏后硬生生把后脑遭受重击的林樱草唤醒,这首曲对我来说都太过神圣且神奇,因而第1页共10页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错觉。可是无论怎样错觉我都无法顺当的把一个贬谪士人,同那些民国时期的伶人、老爷、姨太、局长、市井小民联系在一处。樱草九岁,天青十一岁时林府寻到了丢失多年的五姑娘,林樱草。天青含泪同樱草分别,同时将胸口的铜牌牌系到了她的颈子上,这一系便是她的一生,中国的一个世纪。牌子上当然写着“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八个字,这是天青母亲对儿子最深切的祝福与佑护。我常念起这几个字,一种磅礴气势的美便涌上心头,像跨过了长江黄河飞往着日月星河。这种美对林樱草来说是夜里不再被梦魇癔症惊醒,对靳天青来说便是唱不尽的忠肝义胆,家国天下。太子盔、白龙箭衣、红彩裤、绦子大带,翎子狐尾、厚底、双枪,这是《八大锤》的陆文龙。白袜黑鞋、月白短袄、玲珑百褶黑裙,胸前两条麻花辫,这是洋学堂女学生。再见面时他是旧社会里刚抛头露面的大武生,她是受了“德先生”“赛先生”教育的王府千金。这是中国最鱼龙混杂的年代——长袍、短衫、西服、旗袍、马车、汽车、跪拜、握手。正如他和她的再次相遇,兵荒马乱、干柴烈火。他同她说君臣忠义,她同他说爱情自由。她笑他是个封建的愚木,爱的“国”(清朝)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他想了很久告诉她:“戏里都唱‘忠君爱国’,什么是国呢,在我眼里北平就是国,前门就是国。”交通落后信息阻塞的民国,北平都鲜少踏出一步的古朴伶人说出这番话竟硬叫人酸了眼眸。“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出,漫道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这是广盛楼戏台上两侧柱子上的经今漆对联,也是林樱草在天青逝世后心系魂牵近七十年的咒语。声声回荡,穿梭魑魅魍魉,萦绕千古爱国心。终于迎来故事的高潮。林樱草历经剧烈的反抗离开了封建黑暗的林家大院,靳天青历经师兄暗算折了腿浸入绝望后重新站立。本该皆大欢喜,花好月圆,儿女双全时,膏药旗突然突第2页共10页破防线进入北京界限。许是乱世最难求成全,靳天青中弹后独自坚守阵地,拼尽最后生命与日军决斗,流传成佳话。笔尖触此,轻微有些颤抖。那样庄重的岁月也竟只能被后人笔墨掠过而已,在浓墨重彩也只能成为历史,心头酸涩,唯恨文字苍白。也逐渐读懂了一些人世无奈与离合悲欢,也应懂了《雪拥蓝关》的唱词:离别未必是背井离乡,哪怕辞世人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