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江流域水文地质概况一、水文1流域概况丹江是汉江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南麓。丹江上游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左岸有会峪河、老君河、武关河、清油河、县河等6条较大支流,右岸有南秦河、银花河等2条。二龙山水库以上属丹江河源区,主河道长约43km;二龙山水库至丹凤县月日滩为商丹盆地,河道长73km;丹凤县月日滩至银花河口段属低石山区,河道长38km;银花河口至商南县县河口属土石低山区,河道长48km。丹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8°C,风速3.0m/s,最大冻土深0.16m。多年平均降水量779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6%。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径流6〜10月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泥沙与径流具有同样的规律,丹凤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232X104t,多年平均总输沙量为301.6X104t,多年平均含沙量4.92kg/m3。丹江上游曾建有麻街等9个水文站,近40处雨量站,但由于大部分测站资料系列短,观测时段又不对应,给水文分析计算带来困难。丹江流域洪水频繁,主要由暴雨或连阴雨形成。由于流域上游山高坡陡,河短流急,峰型单一,一次洪水过程一般为一日。流域下游汇流面积增大,洪水过程延长至2〜5天,峰型呈多峰。经采用典型洪水组成法分析,丹凤站的洪水主要由程家坡以上干流和南秦河洪水组成。荆紫关站的洪水随主雨区范围的变化,分别由丹凤以上干流和武关河洪水组成或银花河和武关河组成。2天然洪水分析二龙山和南秦水库地处上游暴雨中心区,且控制流域面积较大,故对其滞蓄洪影响必须考虑。鱼岭水库位于商丹盆地浅山区的上、下游两个暴雨中心的过渡带,控制流域面积较小,不足丹凤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的十分之一,故不考虑其对天然洪水的影响。天然洪水分析采用的控制断面分别为:丹凤站和荆紫关站。荆紫关站洪水受二龙山2水库影响很小,直接采用其53年实测系列值。丹凤站采用考虑二龙山和南秦水库影响还原后的1957〜2010年53年天然洪水系列。基3设计洪水丹江流域、干支流先后建有“100X104m3”以上水库共7座,相对较大水库有上游干流二龙山水库,支流南秦河的南秦水库,中游支流的鱼岭水库。二龙山水库处于流域上游暴雨中心区,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较大,是丹江洪水主要发源地之一,对干流洪水影响较大。其调洪库容达3100万m3,对洪水调蓄作用明显,应考虑其对各设计断面洪水的影响。南秦水库虽然也处于流域上游暴雨区,但控制面积不大,调洪库容较小,只有370万m3,对洪水调蓄作用不大,消峰作用仅30~40m3/s,可不考虑其调蓄影响。鱼岭水库位于“商丹盆地”的浅山区,地处流域上、下游两个暴雨中心的过渡区,控制流域面积仅占丹凤站8%,其洪峰量值对丹江洪水影响较小,也不考虑该库对干流洪水的影响。根据资料条件,洪水典型选择量级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964年、1965年和1970年洪水为典型,进行设计洪水地区组成计算。其中1964年和1970年洪水主峰靠前,1965年洪水主峰靠后,1970年暴雨主要集中在上游,其洪水为程家坡站实测最大洪水,三个典型洪水代表了流域洪水的不同类型。按照典型年组成法、上下同频区间相应组成法和区间与下游同频率、上游相应三种地区组成法分配各区洪量,计算二龙山水库坝址各频率不同地区组成情况下的洪水过程,经水库调洪后的下泄过程与相应区间洪水叠加,即为考虑上游水库调蓄影响后的各控制断面设计洪水。其中,荆紫关断面直接采用天然洪水成果作为设计值,丹凤站计算了还现系列设计值。经上述计算,丹江干流基本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见表1-1。=X=()3表1-1丹江干流基本控制断面洪峰流量项目P(%)设计洪峰流量(%、m3/s)流域面积F(km2)3.33510丹凤站2040174013102766荆紫关站6030510035907060区间各计算断面设计供水根据相邻控制断面按面积内插法推求,其成果见表1-2。表1-2丹江干流过风楼段断面设计洪峰流量P(%)项目设计洪峰流量(%、m3/s)流域面积F(km2)3.33510商南县过风楼段5384455632216365泥沙丹凤水文站〜年年(其余年份缺测)实测悬移质输砂量资料,根据资料系列统计,丹凤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砂量为万,年均侵蚀模数;年最大输砂量万(年),年最小输砂量万(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