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猎史书厚积“勃发”我是一名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时间尚短,在这几年里,我也还是个“学生”,我及自己最大的精力,把时间用在钻研教学目标和吃透教材、备好课、上好课和认真反思上,但在高三复习的一年里——对于历史材料题——我仍然显得很被动。面对这个问题,我认真的思考过后,认为我应该:广猎史书,才能融会贯通,方可成一家之言(我只会做题,去不能够出题).比如:题1、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政治制度是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统治。”这一制度是(科举制)题2、考查明朝内阁的材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力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出自《明神宗实录》。以上这些史料,皆是历史名家之言,既为史料,又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研读史料的过程,又是对教师及学生的挑战。首先是文言文阅读大关。必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若看不懂题目,何谈解题命中。其次是答题能力。必须会分析材料,组织语言,。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就是积累,只有厚积才能“勃发”。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广猎史书,并且让学生多接触史料,注重分析,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新课程下的人才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