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艺术学视野下的艺术史书分析摘要:作为读者了解艺术的窗口,艺术史为读者勾勒了不同门类、不同流派、不同国家艺术进展的画卷。在世界艺术进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为人们制造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史家,他们创作的艺术史论类书籍为人们敲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本文则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本书《艺术的故事》《中国艺术史》,试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对这两本书各自的体例特点进行分析。关键词:比较艺术学 《艺术的故事》 《中国艺术史》关于史书的写作体例,根据文学、历史学的划分,以中国文史经典为例,大致可以分为:采纳时间顺序线性记事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以人物为中心展开记事的纪传体史书《史记》;专门记录一个特定朝代的断代体《汉书》《后汉书》;纵观古今、不间断叙事的通史《资治通鉴》;以一个历史事件的进展始末为纲要的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等几种常见体例。贡布里希撰写的《艺术的故事》、迈克尔·苏立文撰写的《中国艺术史》这两本书的书写体例自然也被包含在以上几种书写体例之内。书写的内容和文史虽有门类之分;创作的主体虽有东西之异;呈现的风格虽有中外之别;但无论是文学史,还是艺术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书写目标,那就是: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递价值。比较讨论的方法,不仅仅是艺术史书之间的比较、对比,这种比较不仅仅是“求异”,更应该是艺术史之间的沟通、融合,准确来说应该是“求同”。以《艺术的故事》《中国艺术史》为例,来比较艺术史书之不同,更像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艺海的泛舟,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讲述者口中的故事作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的那本《艺术的故事》更是被列为中外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其一,趣味性的讲述方式。纵观以往史书的撰写方式,大多采纳概括事件、塑造人物、评价、作品举隅等固定套路。而贡布里希的这本《艺术的故事》的不同点首先在于其讲述方式的趣味性。读者从小到大,记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长辈、老师、同学的口头讲述,记住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比如:当提到大禹,读者会想起大禹为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当提到曹冲,读者会想起一个黄发小儿会为测量大象的体重想出了精妙主意等等。在这些故事中,能够让读者记得住,记得牢的故事,往往是由历史人物连缀起来的,人物始终扮演的是历史进展轨迹中串联者的角色。有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