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作业习题库微生物细菌细胞壁脂多糖间体周质间隙质粒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生长因子菌落菌苔生长曲线热原质抗生素细菌素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操作巴氏消毒法共生拮抗协同寄生SPF动物正常菌群菌群失调病原微生物毒力侵袭力毒素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ID50LD50传染发病带菌现象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菌血症转化转导接合溶源性转换S-R变异H-O变异病毒衣壳核衣壳囊膜纤突病毒隐蔽期病毒复制病毒复制周期干扰素包涵体内基氏小体抗原漂移抗原转变亚病毒朊病毒细胞病变效应空斑空斑试验干扰现象噬菌体蚀斑持续性感染SPA蛋白IMViC试验炭疽杆菌“串珠反应”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次克氏体放线菌真菌孢子假菌丝专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自然界中除了肉眼可见的动物、植物等一些较大的生物体外,还有许多形体细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需要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几千倍甚至几万倍后才能观察的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2.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单细胞微生物,其个体微小、形态简单,其结构略有分化,具有DNA和RNA,主要靠二裂法繁殖,并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3.细胞壁:是菌细胞外层的一层无色透明、坚韧而具一定弹性的膜状结构;具有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免受损害、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分子筛的屏障作用。4.脂多糖:为G-菌的特有成分,主要构成为特异多糖、核心多糖、类脂A;多糖部分具有抗原性,类脂A具有内毒素活性。5.间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某些细菌的细胞膜向胞浆凹陷折叠成囊状物,也称为中介体。与细胞的分裂、呼吸、胞壁合成和芽胞形成有关。多见于革兰氏阳性菌。6.胞膜周围间隙:指在G-菌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间,此处聚集了若干种胞外酶,主要是水解酶,与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和运转有关;能破坏某些抗生素的酶(如青霉素酶)亦集中在此间隙内;也是某些外毒素储存与释放的位置。7.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可携带某些遗传信息,例如耐药因子、细菌毒素及某些菌毛的基因均编码在质粒上。可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可通过接合等作用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另一细菌。8.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9.鞭毛:大多数弧菌/螺菌,某些杆菌和个别球菌,有突出于菌体表面的细长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0.纤毛:某些G-菌和少数G+菌,菌体上生有一种比鞭毛数量多、形状较直、较细、较短的毛发状细丝,也称为菌毛;可以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与运动力无关,普通菌毛与黏附有关,性菌毛与接合有关。11.芽胞: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的内生孢子。12.原生质体:指完全除去了细胞壁,只剩下胞浆膜包围的原生质的个体。这类细菌能生长,但不能繁殖(如G+菌失去细胞壁后易形成原生质体)。13.球状体:多用革兰氏阴性细菌,以溶菌酶法处理获得,其外壁的结构尚存,所以,原生质体对外界环境具一定抗性,并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菌体。14.L型细菌: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细菌变异体,呈多形态,且能通过细菌滤器,能繁殖;最早由科学家Lister发现,故称为L型细菌。15.培养基:指由人工方法配合而成的营养基质,专供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菌种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16.鉴别培养基: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观察细菌在其生长后分解底物的作用如何,从而鉴别细菌17.选择培养基:是利用细菌对各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化学物质,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有利于需要分离细菌的生长,如SS琼脂培养基。18.生长因子:为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有维持细菌正常发育和促进生长的功能,极其微量就能显示其影响,而足够份量可促进细菌生长加快数百倍。19.菌落:指单个或少量细菌在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