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时育凤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划分段落层次,列出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赏析文章优美典雅、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竞赛激励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2、字词积累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出示两个问题)四、跳读课文,思考抢答(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五、列出提纲,理清顺序多媒体展示提示,根据提示划分段落层次,列出提纲,理清说明顺序。六、归纳说明方法、赏析优美语言七、拓展延伸: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差异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语言特点:准确、生动、典雅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