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学科:语文册数:第四册单元:四课题:沉香救母(一)单元总课时数:14第6-8课时备课时间:3.11主备人:吴月华修改人:江航陈海霞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案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教具准备:字卡,挂图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二、初读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2、(出示生字词)叹气眼泪气愤心狠手辣武艺默默累得力量善良腰酸背疼增添寒冬腊月自读生字词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三、初步理解课文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四、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愤、默”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2、指导写字(略)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三、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复习1、指读词语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二、新授1、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出示:沉香妈妈在哪里?他把妈妈救出来容易吗?为了救母亲,他是怎么做的?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哪小节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3、学生自读课文。4、相互交流讨论。5、教学第1~2自然段。(1)这两节的内容能解决第1个问题。(2)自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答案。(3)爸爸为什么先叹气,后来才讲呢?(4沉香为什么听后又难过又气愤?从中看出沉香怎样?(5)请你读出沉香那难过又气愤的样子?6、教学第3自然段。(1)你们从第几自然段中能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2、是对付不了他的。a.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b.两句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c.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d.有感情地齐读第1句。7、教学第4自然段。(1)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指名读第4自然段。(1)沉香到底如何做的?(出示挂图)图上两个人在干什么?(2)沉香怎样学艺的?(3)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三、小结。指导复述。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课文故事。2、利用板书或挂图进行复述。3、同座位互相复述。4、指名复述。三、课后练习4。1、读一读句子。2、用“一……就……”造句。板书设计沉香救母(一)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jiùmǔxīnqièdǎbàixiōnɡhě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手辣()腊月()贪黑()练功高耸()日思()三、比一比,组词。孝()便()救()狠()教()硬()求()很()四、写一写。“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会说些什么?五、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沉香身上划了()血痕。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