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贫困化现象与我国的现状国际政治研究室王东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与现代社会相伴的城市贫困化程度的加深,已成为许多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和谐的因素和不安全的隐患,社会利益分化冲突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和多发期。城市贫困现象和社会利益分化冲突的严重性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我国同样也面临着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贫困化以及社会利益分化冲突的种矛盾。一、城市人口膨胀与贫困问题自世界工业革命以来和世界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其中分配不均是导致城市贫民阶层存在和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城市贫民阶层的失业、社会保障、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等许多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和足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城市中的一些贫困人口从暂时的贫困逐渐走向长期的贫困化,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贫困群体。与此同时,在社会贫困群体中,多数贫困人口不仅其终身贫困甚至延续到其后代,改变贫困命运的机会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越来越渺茫。为此,近年来学术界在全球贫困问题研究中,普遍涉及到城市贫困问题,国际社会也加强了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关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人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和密度的加剧带来的城市贫困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更是如此。从世界城市化和城市人口以及城市贫困化现象发展趋势看,未来20年世界新增的城市人口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绝大多数新增城市人口将来自贫困群体以至贫民窟。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统计,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达到33亿,首次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预计到203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达到50亿,全球80%城市居民将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其中从2000-2030年间,亚洲地区城市人口将从14亿增长到26亿,非洲地区将从2.94亿增长到7.42亿,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从3.94亿增长到6.09亿。由于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许多国家特别是贫困国家城市贫民的大量增加和贫民窟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带来的城市贫富差异状况,已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报道,目前全球有近10亿人居住在城市恶劣条件的贫民窟中,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6,全球城市人口的1/3,预计到2020年居住在城市贫民窟人数将增至14亿。目前,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城市贫民窟人数的90%,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约有数百万人居住在类似贫民窟的环境中(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早先公布的数字是5400万人),与其国力和发达程度极不相称。城市贫困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认为最主要原因是“有太多时候,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驱动产生巨额的经济利润,而农村和城市贫民只得到这笔财富中很有限的一份,许多人只能过着勉强糊口的生活。因此,即使是移民到城市地区后,许多人依然非常贫穷,导致所谓的‘贫困城市化’”。城市贫困化突出现象—贫民窟的产生和存在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战争和地区形势的动荡导致难民大量增加,流动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城市贫困和不平等加剧,居住没有保障等都是贫民窟产生并存在的重要因素。二、城市流动性人口贫困的特点(一)流动人口的贫困比率高到2007年底,全球约有1140万难民生活在其他国家或安置在难民营,这些流离失所的难民和流动人口大多都属于贫困群体,甚至是赤贫,占城市贫困比率较高。(二)居住条件恶劣贫民窟通常是城市卫生条件最差的地区,甚至是废旧物堆放地(其中包括工业有毒废弃物),在贫民窟居住的群体时常遭受着各种污染带来的各种疾病,贫民窟的妇女及其子女是这些问题的最大受害者。(三)基本生活、医疗和就业得不到保障城市人口就业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城市里面对工业转型失业的大批市民,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涌入城市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城市就业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贫困日益严重,以及政局动荡与战乱不断,导致大量难民背井离乡,为改变贫困状况和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