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思考一些曾身居要职也曾轰轰烈烈的领导干部的覆灭,使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些人的素质到底是高还是低呢。如果是高,他们何以身败名裂,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是低,他们又何以曾身居要职,轰轰烈烈。这就给我们的组织部门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考察、从哪些方面考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如何对待权力对权力实质的认识是衡量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根本。素质高的人将权力看成责任、义务和使命,使用权力的惟一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素质低的人则将权力看成私人财产,是特权,是谋取私利的工具,是显示地位的标志,是光宗耀祖的旗牌。因为对权力实质的认识不同,获取权力的目的不同,获取权力的手段也不同。前者是在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实践使命的过程中得到上级和群众的信任,从而获得权力。后者则往往是靠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获取权力。因而,考察一名领导干部必须看他对上级权力看得重与淡,即是否想同一把手、上级那里争不该争的权力;看他对同级权力的争与让,是否和同级争东抢西;看他对下级权力把握的宽与严,即是否给下属应有的权力,还是集一切权力于一身。二、能否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是党的领导干部应有的本色。但随着社会的开放,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能否坚持原则的问题在领导干部中越来越突出。能否坚持原则是对党的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严峻考验。素质高的领导者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在科学与谬误面前头脑清醒,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客观公正。相反,素质低的领导者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模糊,在原则问题上是非不分,出卖原则,在科学与谬误面前缺乏清醒的认识,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充当老好人。这类干部不仅仅只是个人素质问题,还会影响其他干部,影响党内生活的正常开展和党的健康风气的形成。第1页共4页三、为什么干工作人们从事工作的动力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生活;二是实现自身价值;三是因为责任和义务;四是为了理想信念。这四种目的是递进的。根据目前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观察其工作动力,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凭直接目的,二是凭责任。而这两个方面正是检验一个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素质高的干部常把责任、义务系在心上,不论升降沉浮,不管风吹雨打,总是一如既往地埋头工作,有时即使受到误解,甚至遭排挤、打击,也不会表现在工作上。相反,有的人在干工作时总是先替自己打算,为自己设定好目标,他们在没定的目标时间内会表现得很积极,很扎实。目标在设定时间内实现厂,为了下一个目标仍然很积极、很扎实。但目标不能如期实现,便一反常态,表现得消极、颓废,和同志闹不和,和上级闹意见,更严重的要搜集黑材料,写匿名信上访告状。四、有无自由主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解放。一些人把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视为民主,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健康的言论、思想便流行蔓延起来。一些党员干部也随波逐流,这样做不仅降低了个人威信,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自由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是对内部一些问题瞎表态,乱发议论。对集体没决定的事情捕风捉影,胡乱猜测;对刚刚决定不宜公开的事情通风报信,跑风漏气。这些行为影响了党内生活的严肃性,破坏了内部团结和工作的正常开展。五、能否承担责任有一定权力就有一定责任,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从事的是一种风险性职业。所以,是否敢于承担责任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领导者的责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上的责任,一是对下的责任。对上敢于负责,不推不靠,不等不要。即该自己负责的,不推给上边,不躲避困难,大胆负责。对下勇于负责。即在下属拿不准问题时态度明确,遇到困难时帮助克服,工作失误时客观对待。这是素质高的表现。相反,对该自己负责的不敢负责,研究重大问题态度模糊,遇有困难躲躲闪闪,对工作失误第2页共4页责任上推下卸,这样的人是不能处在领导岗位上的。六、怎样用人管仲曾对齐桓公说。“马栈缚木,一曲而无不曲。”意思是说编马栅栏开始用弯条子,下边就得都用弯条子,直条子就派不上用场。意在提醒齐桓公用人要慎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