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赵兰英报道)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1918年入成都青年会的英文补习学校,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在校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礼。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的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开始使用笔名“巴金”。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中国文学的丰碑。代表作还有《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简介《随想录》巴金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小说创作逐渐转向散文创作。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经历“文革”后,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感情更内敛,一部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共5部病中集随想录探索集无题集真话集)闪烁着一个历经苦难的世纪老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芒,该作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被认为代表上世纪后期中国散文最高水平。《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亏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巴金小狗包弟小狗包弟巴金朗读:注意字词(标注四声)•作揖yi•租赁lin•叱骂chi•解剖pou•堕入duo•绿草如茵yin•篱笆liba•缉拿ji•编辑ji•坠zhui落•拍摄she•揪斗jiu•创伤chuang小狗包弟(情况)•姓名生年•曾用名卒年•国籍籍贯•现居地•特征÷•经历•姓名包弟生年解放前•曾用名斯包弟卒年•国籍籍贯日本•现居地•特征•经历文革中中国上海日本种黄毛小狗。爱干净,讲卫生。可爱,会作揖讨糖果。温顺,不咬人。解放前,随瑞典主人在上海生活。解放初,瑞典主人离开中国,被转赠中国房东。房东北上首都,再次转赠,新主人是巴金。1963年,日本通讯社拍关于巴金电视片,被拍摄。由起女士问候包弟。1962年春节期间,巴金外出广州过年,包弟每天在房门等候。1966年,小孩恐吓要杀狗.巴金被迫将包弟送到医院手术台,交给科研人员解剖.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1)包弟的来历(2)包弟在“我”家的七年时光(3-6)包弟惨遭厄运(7-9)我永远的伤痛(10-13)文章内容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序幕:(序幕:(1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开端:(开端:(22)小狗包弟的来历)小狗包弟的来历•发展:(发展:(3-63-6)包弟和家人间亲密接触)包弟和家人间亲密接触•高潮:(高潮:(7-97-9)痛别包弟)痛别包弟•结局:(结局:(10-1310-13)作者的忏)作者的忏悔悔情感发展线索情感发展线索————悲伤悲伤————欢快————忧虑忧虑————轻松————沉重————歉意歉意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小狗的亲密接触与小狗的亲密接触不知如何安排包弟不知如何安排包弟送走了包弟送走了包弟送走之后心不得安送走之后心不得安至今不能释怀至今不能释怀(事)(情)虚写实写叙事线索——我------,我----作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