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天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款识粘.贴(nián)电饼铛.(chēnɡ)信手拈.来(niān)B.仓促辟.谣(pì)歼.击机(jiān)着.手成春(zháo)C.泊位劲.舞(jìnɡ)落.不是(lào)乳臭.未干(xiù)D.蝉连附和.(hè)独角.戏(jué)长吁.短叹(xū)解析A项“粘”读“zhān”。B项“着”读“zhuó”。D项“蝉连”应为“蝉联”,“角”读“jiǎo”。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B.为了写好博士论文,李刚遍查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论文的观点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C.春季房交会开幕当天,房地产交易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直到晚上8点,交易厅里还人来人往,不绝如缕....。D.成都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典籍,人们试图读懂她,但在如此厚重的历史面前,许多人对她的阅读也只能是浮光掠影....。解析D项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A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B项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现指写作时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C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电视连续剧《潜伏》开播当晚便在南京地区创下了8.01%的超高收视,且在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排名中名列第一。B.从外部条件看,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对他们施加了过大压力的因素造成的。C.国庆后,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会上予以否认。D.上海黄金国际田径大奖赛上,刘翔精力充沛,暴走赛场,跑出和冠军特拉梅尔同样的13秒15,获得亚军。飞人的复出使中国男子跨栏又一跃成为亚洲第一。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为“创下……收视率”。B项“由于……造成的”,句式杂糅。C项两面对一面。答案D二、名句名篇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2)东篱把酒黄昏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鱼鹰杨光洲我说的鱼鹰是人,不是水鸟。三十多年前,我刚记事时就听说过鱼鹰。鱼鹰家住卫河边,是卫河中游的钓鱼台、石羊胡同、石榴园、西花园,还是卫河上游的合河村,人们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听过鱼鹰的传奇后,人们的感觉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神!鱼鹰的水里功夫比浪里白条张顺还要神!鱼鹰要想过卫河,随时都可以过,无论脚下是否有桥,水里是否有渡船。咋过?他把肥大的裤管撸到大腿根儿,下到河里,半蹲,两条小腿曲成盘,有时还一手端着蒜臼,一手拿着馍,蘸着蒜汁吃着馍,就过河了。到了对岸,放下裤管,竟一点也不湿……有人说鱼鹰的脚掌很宽,脚趾之间有软肉,脚就像蹼一样,划起水来比鸭子还自如……鱼鹰瞄鱼的眼力更是了得!他走到河沿,甚至于站在高出河面五六米的大众桥上,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鱼!“这儿,一条‘铁扁担’!”“这儿,一窝‘锅片儿’!”拿抄网的人照着鱼鹰手指的位置一网下去,准有一条五六斤的黑鱼或一窝鲫鱼被捞上来。捕鱼人手忙脚乱地把鱼收拾进渔篓,转身向鱼鹰说“谢”时,鱼鹰的身影已在远处……然而,鱼鹰并不总是帮着捕鱼人,更多的时候,在鱼与人之间,他偏袒的是鱼。河边垂柳嫩黄泛绿时,鱼鹰会在捕鱼人身后唠叨:“少捕点吧,母鱼正甩子哩。现在捕这么多,到夏天没鱼可捕,可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头哇!”知了和河里的蛤蟆开始二重唱时,鱼鹰会溜到渔篓旁:“才进夏天呀,鱼还没长起来哩。你瞧,这条还不到四两,让它再长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