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页面即可演示)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观察一些物体的振动,希望大家能细心观察,仔细倾听。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振动幅度的大小,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强弱;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振动幅度的大小,钢尺发出的声音强弱。重复3次实验,并填好记录表。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要求:第一次实验幅度小声音(强、弱)幅度大声音(强、弱)第二次实验幅度小声音(强、弱)幅度大声音(强、弱)第三次实验幅度小声音(强、弱)幅度大声音(强、弱)我们的发现:探究尺子振幅产生声音强弱的变化的实验记录单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它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实验记录单(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发声预测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第一次实验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第二次实验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第三次实验1号杯:2号杯:3号杯:4号杯:我发现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声音高低不同,分别是“高、较高、较低、低”。实验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皮筋拉得紧些,再拨弹。观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注意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同时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实验装置:一块木板钉两个钉子,钉子之前绑一个橡皮筋。学生分别敲击长短不同的三个铁钉、粗细不同的三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三根铁管和拨动六弦琴上粗细不同的琴弦感受物体的长短、粗细对音高的影响。敲一敲,玩一玩。这个打击乐器中有没有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课堂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拨动钢尺的实验和敲水量不一的四个玻璃杯,知道了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今天的科学课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