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冈仁波齐》有感虔诚之心——观《冈仁波齐》有感文|徐峥文那天晚上,去观看影片《冈仁波齐》,感到心绪难平。这是一部讲述西藏一群朝圣者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影片,情节并不复杂,又是用纪实手法拍摄,却令人难以忘怀。影片中的那群朝圣者,来自同一村庄,怀着不同的愿景,结伴朝着“神山”前行。“神山”离村庄有多远。往返的距离近2500公里;往返一趟需耗时多少。徒步行走约13个月。如此遥远的距离,如此漫长的时间,习惯于以车代步的我们,又怎能不觉得畏惧呢。去“神山”的路途既遥远又艰辛。仅就运输工具来说,除了一辆拖拉机搭运物资以外,没有使用其他的运输工具。全程都依靠徒步行走。一路上风餐露宿,那辆拖拉机还因遭遇车祸几乎散架,经过众人的肩扛手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存放物资的车身拉倒XX市区。其中的辛苦程度,确实是一言难尽。青藏高原号称地球“第三极”,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反应强烈。那群朝圣者虽然是当地人,朝圣途中也遭遇到许多的困难:严寒、酷暑、雪崩、车祸,甚至是人亡,但朝圣者们则全然不顾。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身怀六甲的孕妇。出发不久,即生下儿子,她就背着襁褓中的儿子,继续朝着“神山”前行。朝圣途中,朝圣者们不仅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还要行“朝圣礼”,每走三步就要行一次礼。一路走来一路行礼,礼节很是隆重,但所耗费的时间和体力,远比单纯的徒步行走要艰难得多。他们又是如此认真,哪怕是因故耽误了其中的一小段路程,都要及时折返回去,补行“朝圣礼”,而后才会心安。这是一部讲述朝圣者的影片,朝圣者的虔诚是影片的主旋律。无论是出发前的准备,还是遭遇车祸时的淡定,或者是晚第1页共3页上临睡前的念经声,以及三步一行的“朝圣礼”,都显示出朝圣者们虔诚的心灵。我曾经数次前往四川藏区旅游,《冈仁波齐》展示的藏族生活场景,已然没有多少的陌生感。然而,当影片中一次次出现“朝圣礼”时,我依旧被虔诚的心灵深深震撼;那一声声清脆的木板敲击声,也长久地回荡在我的耳旁。人生短短几十年,需要用虔诚之心来度过平凡的岁月。《冈仁波齐》让我想到了文友阿彤和她的先生。阿彤痴迷写文章已有多年,她与同样痴迷写文章的先生相识、相恋,最终组成家庭。婚后20年,阿彤夫妻俩笔耕不断,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始终不愿放弃。她的先生对此的评价是:“说起写文章,我们夫妻俩都有一颗虔诚的心。”观《冈仁波齐》有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李悦《冈仁波齐》幕后故事信仰的力量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空气还是阳光,是苦难还是幸福。十一个人,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幻,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念,朝着自己心中的冈仁波齐前行……有些电影适合很多人一起看、一起讨论、一起笑与哭,但有些电影只适合一个人安静的看,安静的想和慢慢的思考。电影中说,磕头是殊胜的事情,可以开智,朝圣就是为众生祈福,为众人祈求平安和幸福,也为自己祈求平安和幸福,这就是磕长头的诀窍。记得那是2013年,我和大学同学一起骑自行车环青海湖,在路上,遇见了朝圣的人,出于好奇便学着她的样子,一起跪拜,一起磕头……只坚持了几百米,便腰酸背痛无法坚持,站起身来就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持着她,让她如此不辞辛苦的往复跪拜。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才真正理解,她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与我们不在一个精神层面上,她是为了众生在祈福啊。电影中还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碰坏的拖拉机的越野车司机,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对不起,说他有病人在车上要急着赶往拉萨。朝圣的他们便大度的说,没有关系,你们先走。第2页共3页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你碰坏了人家的拖拉机,碰伤了人,后面的车厢里还有个婴儿,天呐,不讹个你三五万你能走。。我们,不要觉得人家愚,人家是慈悲为怀,大智若愚。拖拉机碰坏了说不要就不要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朝圣的路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拦他们,拖物的机器坏了,他们可以人力拉着车厢继续往前走。电影中,他们人力拉车厢走了一段距离后,返身走到坏掉的拖拉机那里,我以为是他们遗忘了什么东西,结果没想到他们是要从拖拉机的位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