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打蔫儿、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艰涩”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教学重难点:1、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2、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小诗导入,激发兴趣。1、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里,都包含着浓浓的父母之爱,它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老师想和大家来分享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出示《妈妈的爱》2、指生读,听后你有什么感受?3、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可有一位母亲在儿子发烧时,反而逼着他独自去医院看病她是怎么想的呢?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齐读课题《学会看病》。二、检查预习,初知大意。1、检查生字词。出示词语。重点词正音,释义。打蔫儿拖沓艰涩怔住喋喋不休雪上加霜忐忑不安按图索骥2、从“按图索骥”一词引出课文主要内容。(1)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成语特别难理解,按图索骥。谁来简单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2)那么这个成语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老师的填空来说一说。母亲让(儿子)借助(她给的看病提示)去医院(独自看病)。齐读主要内容。(3)总结: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可以大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好办法。三、研读对话,初识母亲的“狠心”1、研读“病得不轻”,体会到母亲的狠心。(1)母亲是在孩子怎么样的情况下,让他独自去看病的?(生病且病得很重)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能证明孩子病得不轻的词语或句子。(2)交流:打蔫儿(无精打采)沙哑滚烫的手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较平日拖沓。(3)孩子病得不轻还要让他独自去看病,用一个我们刚学过的成语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母亲?(交流:狠心,残忍,冷漠)2、研读“步步逼问”,体会母亲的狠心。(1)从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具体看出母亲的狠心?(一连串的“逼问”。)(2)出示“逼问”的对话描写。师生配合朗读。什么叫“逼问”?(步步紧追,问了又问)男女生配合朗读(请女生读出母亲的步步紧逼,冷漠狠心。男生读出儿子的虚弱。)(3)总结:这还真是一个狠心、冷漠、残忍的母亲。四、精读内心独白,认识母亲的“慈爱”。1、展示母亲内心矛盾。(1)可是作为母亲,她到底愿不愿意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呢?凭自己初读的第一感觉,谁来说一说?(2)完全愿意嘛,又有点不愿意;完全不愿意嘛,又有点愿意,这样就是左右——生:为难,在母亲矛盾的心里,有了左右两种想法,一种是出示句子: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男生读,注意感叹号。(3)但是母亲的心理还有另一种想法——出示句子:我不能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女生读。2、精读内心独白。(1)下面我们就要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请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心情的句子带到这两句话的后面说说理由,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出示:我应该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我不能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因为——(学生讨论交流)(2)总结:从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中我们读到了矛盾,斗争和煎熬。3、出示心理描写的句子,用词概括出母亲的情感。贴于黑板,让生贴出波浪形。这不平静的心情就是书上的词——忐忑不安。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对母亲来说也非常痛苦。4、研读22小节,揭示母亲的慈爱。(出示22小节):请齐读22小节,找一找从哪些词语中读出了母亲的痛苦。第22小节: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1)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度日如年)艰涩:换成“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沙漏:出示图片坠:换成“落”可以吗?坠字感觉更重,更痛苦。(2)练习朗读,读出母亲的痛苦,度日如年。师引导: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