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稿源:黑龙江日报2007-02-0314:36:51黑龙江省财政厅各位代表: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省及省本级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一、2006年全省及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据快报统计,2006年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881.5亿元,自然口径增长(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19.4%。其中,上划收入402亿元,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479.5亿元,增长22.2%。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86.6亿元,增长21.5%;基金预算收入92.9亿元,增长24.9%。全省地方财政支出1064.8亿元,增长23.6%。地方财政支出中,一般预算支出968.6亿元,增长22.9%;基金预算支出96.2亿元,增长30.8%。省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375.3亿元,增长22.1%。其中,上划收入219.2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156.1亿元,增长22.2%。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129.8亿元,增长28.7%;基金预算收入26.3亿元,下降1.9%。地方财政支出349.8亿元,增长20.3%。地方财政支出中,一般预算支出322.2亿元,增长20.3%;基金预算支出27.6亿元,增长19.6%。2006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79.5亿元,加中央结算补助600.5亿元(中央补助收入611.7亿元,具体项目包括: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78亿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2.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9.4亿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补助收入15.5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1.2亿元,年终一次奖3.6亿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助收入9.2亿元,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6.8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9.7亿元,专项补助收入287.6亿元,结算补助收入9.1亿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收入18.7亿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收入0.1亿元,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0.5亿元;上解中央支出11.2亿元,其中,原体制上解7.6亿元,专项上解2.9亿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0.7亿元),加上年结转支出168.1亿元和调入资金1亿元后,财力合计1249.1亿元,减当年财力支出1064.8亿元和结转下年支出145.3亿元后,结余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11.1亿元,基金预算收支滚存结余27.9亿元。2006年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56.1亿元,加中央结算补助600.5亿元(项目同上),上年结转支出137亿元,减与市(地)结算404.4亿元(省对下补助416.6亿元,具体项目包括: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收返还47.2亿元,所得税基数返还14.7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32.4亿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补助15.6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69.6亿元,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补助25.8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0.7亿元,专项补助157亿元,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0.4亿元,结算补助43.2亿元;地市上解省收入12.2亿元,其中,固定上解收入8.3亿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收入0.7亿元,其他上解收入3.2亿元)后,财力合计489.2亿元,减当年财力支出349.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18.4亿元后,结余2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9.8亿元,基金预算收支滚存结余11.2亿元。2006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呈现以下突出特点:———财政收入状况趋好。一是收入规模增大。分级次看,全省、省本级和市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86.6亿元、129.8亿元和256.8亿元,比上年增收68.4亿元、28.9亿元和39.5亿元。肇源县、肇东市、绥芬河市、阿城区和安达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6亿元,杜蒙县超过5亿元,2亿元以上的县(市)达到18个,亿元以上县(市)达到34个。二是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9.4%,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是十七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省本级增长22.1%,地市本级增长16.9%,县级增长19.4%,分别比上年提高10.5、9.3和0.8个百分点。三是主体税种增收大。地方级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和企业所得税增收40.2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增收总额的58.8%。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增收31.9亿元,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