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经济普查试点工作观摩总结会议材料之一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衡阳试点情况汇报衡阳市经济普查办公室2008年8月28日各位领导: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刚刚结束,我们满怀喜悦,聚汇圣地,召开这次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观摩总结会。这充分体现了省统计局对衡阳的殷切关怀,也充分体现了兄弟市州对衡阳的极大鞭策。在省统计局的直接领导和精心部署下,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城市和农村综合试点在我市圆满实施,对加速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加快衡阳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先行试点地的参与者,我作三方面汇报,请领导和朋友们批评指正。一、做法与体会今年7月5日,在全省经普办主任会议上,我市力争全省试点。经过省经普办先后两次实地考察后,正式确定我市雁峰区白沙街道和珠晖区茶山坳镇分别作为全省城市和农村普查试点区。7月30日,全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动员大会在雁峰区政府召开,正式拉开了试点序幕。一个月来,在省统计局和省经普办的指导下,我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协作,通过省、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共同努力,模拟了二经普全过程,经历了前期准备、1成立机构、底册比对、绘制普查区域地图、两员选调培训、单位清查摸底、普查登记、查遗补缺、手工汇总等九个阶段,达到了“检验方案、探索路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锻炼队伍”的预期目标。(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既是统计工作规律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规律性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明确规定了经济普查在统计调查制度中的基础地位。然而,由于经济普查的直接效益当时看不见,而后发效益今后才看得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该项工作容易被忽视。我市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三种倾向:一是部分领导认为经济普查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的事,对衡阳的作用不大;二是普查对象认为政府正事不做,专做闲事;三是普查队伍有“疲劳感”,工作上滋生厌倦情绪。无数实践证明:任何工作中的任何阻力,没有哪一项比“观念阻力”更难克服。左右经济普查成败的关键第一是认识,第二也是认识,第三还是认识。市经普办是牵头机构、协调机构和办事机构,首先市经普办自身要深化认识,然后最难的是如何提高市、县、乡镇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的认识,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了。为此,我局班子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的试点方案、国家的普查方案和在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上张世平局长和高勇总统计师的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并作为试点的行动指南。同时,与两个试点区共同探讨,深入挖掘了经济普查对衡阳市、雁峰区、珠晖区、白沙街道、茶山坳镇、某个企业和个体户的现实作用。一致认为:一是经济普查是事关“国家兴亡,匹夫有2责”的国家大事,为全国、全省、全市的经济总量贡献自己应有的份量;二是对国家忠诚,如实反映自身的经济活动,既帮助政府解决决策失误问题,又帮助政府为发展谋篇布局,还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三是一次普查管五年,也就是说对未来五年的常规统计、抽样调查和推算资料“一锤定音”。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以后,统计指标必定成为政策、项目和资金再分配的重要依据。普查数据对“两型”社会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自身的地位。认识问题解决了,领导就成了首要问题。我局在向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汇报的基础上,又向两个区的书记、区长和常务副区长汇报衔接,两级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省级试点工作。市长张自银在听取我局汇报后当场用电话向两个区的区长安排部署如何加强省级试点的地方政府领导力度,为试点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确保政令畅通。一是高规格成立省、市、区三级联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局张世平局长和我市常务副市长廖炎秋任组长,省局高勇总统计师、市政府副秘书长、珠晖区区长、雁峰区区长、市统计局局长为副组长,配套成立试点工作办公室,省局高勇总统计师任办公室主任,省局李建平处长、两个区的常务副区长和市普查办主任为副主任,具体负责试点日常工作。二是召开了高质量的动员大会。7月30日上午,在雁峰区政府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