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学科梯队建设座谈会发言材料发挥梯队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逊克县小学数学学科梯队我县小学数学学科梯队本着“梯队引领,搞好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教研思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我县数学学科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就我县数学学科梯队工作的具体做法与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教研工作出实效,领导重视是基础,制度健全,规范管理是保证。我县数学梯队教研工作自始至终一直得到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建立了由学校校长为第一梯队的学科带头人,教研员和学科教学能手为第二梯队成员,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为第三梯队成员。每学期初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一学期的教研任务。要求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学科,深入课堂和老师们一起研讨,定期检查,并指导老师的教学实践,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和交流。学校把每周四下午定为1固定的数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所有的数学老师当天下午不安排课;每周一下午第三、四节课,年级组集体备课,规定教研组长和数学科任老师要写好学科计划和期末总结,每个数学老师每学期要做二万字的读书笔记,每月至少写一篇教学随笔,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上交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或论文。为了规范教研管理,激发教师教研的积极性,要求学校健全各种教科研制度及奖励办法。大力开展优质课竞赛、制作课件比赛、论文比赛等。每学年召开一次教研工作总结表彰会,对教研成绩突出者给以奖励,使广大教师有压力更有动力。二、学习理论,转变观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因此,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和指导,是转变教师观念,提高素质,搞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06年暑假时间,我们组织了全县数学学科梯队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和《走进新课程》,观看《新课程系列报告》,学习书刊杂志上的最前沿的理论,学习如何确定课题、如何制定实验方案、如何进行研究、如何进行阶段总结、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组织教师围绕课程改革的专题进行自由讨论,并对教师测试,让教师在学习讨论中不断提高合作能力和调节2自己的教学行为。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鼓励教师自学和选派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培训。参加受训的教师回来要做汇报,以点带面,发挥幅射作用。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提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仅向书本学,而且向网络学,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正是在这样一个学习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的知识面大为开阔,教学理论得到发展,观念获得更新,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不少老师自觉参与网上教学研讨,这样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保证。三、梯队引领,促进发展(一)努力发挥梯队的指导培训功能。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整个教研活动的核心。每次数学学科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时,我们首先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梯队成员现场指导执教者备课和修改教案,帮助设计渗透新课改意识的新颖的课堂教学思路、多媒体课件等;对听课教师提前通知课题,做到带问题去听,“打有准备之仗”;听完课后,授课老师进行说课,把上课的备、讲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依据及课后反思向听课老师做说课,然后分组进行评课,各小组成员根据说课与上课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见解,最后由小组长做好发言记录并整理再集中交流。通过说、讲、评集体研讨活动,把备课、上课、评课由表及里,步步推向深处,3充分发挥了公开课的指导作用,使全体数学老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二)努力发挥梯队在教研活动的促进作用。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成长。每学期,我们都围绕研究课题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竞赛活动。一是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内竞赛活动,如“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优秀教案评比竞赛”、“教学开放月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等等。二是积极组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