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道整治规划5则范文县级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简要编制大纲XX省水利厅11基本情况1.1自然经济状况内容主要包括阐述县级行政区基本情况、人均财力,自然的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含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统计分析与农村河道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包括基准年总人口与农村人口,产业结构比例、gdp和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填写附表1。1.2河流水系状况以县为单元,绘制县级行政区图套水资源分区图,根据本省水功能区划分方案,明确规划区域内河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分析河流水系状况、分布特点、河流条数(分级)、河流长度、气候降水特点、集雨面积、水资源量、水环境状况、土壤类型与植被情况等。填写附表1。1.3相关规划情况简述县域规划、乡镇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及相关水利规划中涉及河道整治、生态建设及农村环境整治的内容。1.4地形地貌特征简述县域地形地貌特征,地形组成,各高程地形比例等。2农村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2.1农村河道现状调查以乡镇为统计单元,调查统计县级及以下管理的农村地区河道(包括与河道连通的池塘)数量、长度、淤积情况、水环境状况及管护状况等。填写附表2。22.2已开展农村河道治理的情况第1页共6页2.2.1治理概况简述农村河道的治理现状,统计县域内已实施完成河道清淤、护岸、水环境、堤防等相关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与农村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情况。2.2.2治理成效及管护情况评价已完成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规模、效益及投入情况;重点分析农村河道生态建设典型示范工程。说明治理后的农村河道管理维护等情况。2.3存在问题及成因重点从防洪排涝、灌溉引水、乡镇排水、水环境及水生态景观、河道管理等角度分析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金投入和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2.4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必要性结合当地农村河道存在问题及整治需求,主要从沟通水系、提升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灌溉供水保障程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角度,分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必要性。3规划范围和目标任务3.1规划范围县域内5个以上集中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的乡镇。3.2编制水平年3规划基准年2010年;规划水平年2015。3.3规划目标到2015年,治理区农村河道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排涝能力达到标准;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河畅。通过河道水系沟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等措施,河道内基本无阻水障碍物,主要河道保持水流通畅,河势与岸坡稳定。水清。结合农村环境保护,通过综合整治,达到水面清洁目标,整治河段保洁率达100%,做到水面基本无漂浮物,河道第2页共6页两岸无污水直排,河道水质逐步改善。岸绿。岸边无垃圾,植物护坡长度占岸坡整治长度的60%以上,农村河道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景美。应与自然环境融合,维护河流的整体性、连续性与自然风貌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农村河道的乡村特色。各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规划目标。3.4规划任务(1)摸清农村河道基本情况摸清现状和存在问题。摸清县域内农村河道的分布、特点、治理情况、治理标准等现状情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功能的要求,分析农村河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明确整治内容和工程量调查分析当地农村河道的整治需求并分清其轻重缓急,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目标和任务,并以可操作性强、4经济节约为原则确定对策措施。按照确定的整治措施,分类提出乡镇的整治河道建设规模、主要工程量。(3)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从逐级落实责任、加强前期工作、筹措建设资金、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本规划实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政策建议。4建设内容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措施主要有清淤疏浚、水系沟通、清障工程、岸坡整治、堤防加固及其他综合整治工程。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整治工程的内容。4.1疏浚整治工程简要分析河道淤积的情况。统计需要清淤整治的河道条数、长度,提出清淤疏浚的规模(疏浚的底高程)及工程量。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