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及城乡基层结对共建工作总结**市2005年至20XX年按照省和**市委的统一部署,2005年始我市连续五年派出了2500多名驻(联)村干部进驻全市208个村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从2008年开始,又有418个省市县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与我市208个农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互帮互助活动,参与活动的党员13000多名,实现了城乡党组织“一帮一”活动100%全覆盖。五年来,各级挂钩联系单位、参与城乡党组织“一帮一”活动的党支部以及驻(联)村干部紧紧围绕“五个帮”“五个一”和“三提高两促进”等工作主题,全面铺开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搭建城乡互动“连心桥”、唱响帮贫致富“**曲”,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现将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为切实抓好干部驻村和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我市每年坚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驻村和结对共建工作。建立了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指导、镇(街道)党(工)委协调联络、城乡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活动有秩序、有组织。同时,注重与上级挂扶单位取得联系,密切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铸强坚实的工作后盾。据统计,五年来,我市主要领导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1094次;省直单位领导深入驻点村调研指导工作167人次、**市直各单位“一把手”和单位其他班子成员深入驻点村指导工作达7200多人次,为推动驻(联)村和互帮互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二)创新载体,拓展活动内容。我市在开展干部下基层驻(联)农村和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中,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拓展活动内容。一是开展“三簿一卡”活动。为确保驻村工作资料的第1页共9页完整性、措施的衔接性、成效的明显性、学习的借鉴性。我市在驻村干部中开展了“三簿一卡”(驻村笔记簿、为民办好事实事记录簿、下基层驻农村帮扶工作三年规划与实施情况记录簿和便民登记卡)活动,形成关心群众的服务体系和工作制度,建立为民办好事实事的长效机制。二是开通“民声快车”**。我市结合深化“民情日记”活动,各基层党组织面向社会全天候开通“民声快车”**,以“记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纳民智”为主题,让群众通过电子邮件、民声信箱、民声热线、领导接访日、家长会、干部进村入户等“六路快车”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安排专人接听、回复“民声快车”**收集到的信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开展“我是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农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我是党员”为主题的提素强能、党员联系群众“1+3”、“清洁美”、勤廉自律、争先创优、网络平台服务以及党员关爱活动等七大实践活动,实现立体式、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驻村工作与结对共建活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强化管理,提高工作实效。为了加强对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管理,我市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驻村工作有序、健康、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一是建章立制,标本兼治。我市制定《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的管理规定》和《**市干部下基层联农村工作考勤管理办法》,对干部下基层驻(联)农村工作实行“三同意一手续”请假制度和采取“六项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并规范《驻村联络员考勤情况登记表》的填写制度,标本兼治,狠抓工作落实。同时,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思路制定了《**市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安排表》,明确职责,推动结对共建活动有序开展。二是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制定《**市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量化考核办法》和《**市干部下基层驻(联)农村工作考核方案》,按量化考核表的内容进行逐项打分。其中,挂扶单位的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并把驻(联)村干部的考核结果纳入人事部门个人档案。三是贴心服务,关爱干部。为解决驻(联)村干部的第2页共9页后顾之忧,我市连续四年为1831名驻(联)村干部(含省、**市驻村干部)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另外,为了让驻(联)村干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