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汇报材料去年来,在市综改办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指导下,我县勇于尝试、大胆探索,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立足于县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明显改善了试点镇、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下一步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基本情况我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东北部,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辖7个镇、100个行政村、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XX年,我县共实施美丽乡村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56个,涉及7个镇55个行政村,投资总额万元。其中:群众筹资筹劳1022万元,村集体自筹3万元,整合其他资金万元,社会捐赠2万元,中省市县财政奖补资金万元。56个建设项目共完成水泥硬化村内道路40公里,沙石硬化公里,砌道沿石600米;新建文化广场13处,水泥硬化文化2019年实用范文,经过数月的搜集为你献上,谢谢浏览广场平方米,砌护坡170平方米,新修透视围墙285米、大门2座,文化墙2120米;绿化13070米,植树26026棵,绿化面积5250平方米,建花坛40个,景观亭1座,拆除旧房屋20座;安装太阳能路灯39盏,购置垃圾车2辆、垃圾桶83个、果皮箱6个,建垃圾台7座、公厕1座;铺设运水管线6公里,建水塔1座,桥涵3座;改造低压线路15公里,架设变压器1台。受益群众4万余人。二、主要做法和成效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财政、发改、农业、建设、交通、扶贫、环保、审计、新农村建设办等部门组成,承担政策落实、指导服务、资金拨付、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镇、村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和“千名干部进百村助农增收”活动,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创建村制度,24名县级领导每人一对一联村,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行部2019年实用范文,经过数月的搜集为你献上,谢谢浏览第3页共10页门结对创建村共建制度,7个部门与7个镇、56个部门与56个村结成共建对子,部门负责帮助结对村落实重点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强化信息服务和协调破解难题。从而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规划引领,完善制度。一是制定了《麟游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麟游县XX-XX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出台了XX年实施意见。根据我县地处山区,村落分散,基础较差和河川、页岭、丘陵等不同状况,绘制出一般村—重点村—示范村的财政奖补项目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布点方案,规划突出以普惠、特惠项目支撑,沿公路合理布点,实行“一村一规划、一家一美景”,打造“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五化工程。二是初步建立了美丽乡村创建内容及标准,制定了考核指标与验收办法,采取清理整合建设项目,由县综改办牵头、与建设局、扶贫办、农业局、审计局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对资金拨付全部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三是结合近年来一事一议农村筹2019年实用范文,经过数月的搜集为你献上,谢谢浏览第3页共10页资筹劳工作经验,修订完善了《麟游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麟游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麟游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拨付及结算办法》等制度和规定,内容涵盖项目建设全过程,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为推动工作规范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属山区贫困县,群众居住分散;多数农民处于温饱型,“小富即安”思想较浓,大多数村不足千人,村小项目大,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等。根据山区农村特点和镇村整合、迁建合并、集聚发展、整治完善等村情现状,麟游县采取变单一项目、解决当务之急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变普遍布点为集中打造,变侧重基础设施为丰富内涵全面升级。按照一般村---重点村---示范村的财政奖补项目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布局方案,对三义村等14个一般村以财政奖补“普惠制”为主,以治理村容村貌、垃圾、污水、厕所为突破口,使村子净起来;对丰塬村等26个重点村适当提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