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议事规则体会这是我于2008年读完议事规则后写的一篇短文,发表在企业简报上。《议事规则》这本小书不同于我们平时阅读的书,严格来讲是一本供开会者使用的手册。手册类书有这样一些特点:通俗易懂性、行业认可性、广泛流传性等,手册多采取章节和条款编排格式,整体的结构与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章节短小精炼,言简易赅。该书为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所著,主要总结了英国议会和美国国会的议事规则,于1876年出版,至今不断重印,至1943年累计销售达125万册。西方国家也出版了不少议事规则类别的书,但唯有本书不断重印,流传至今。《议事规则》实质是在教人们如何开会。事实上开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早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等军阀所窃夺,孙中山先生深思其故,认为清政府不允许公众开会,以致于人们不会开会,一盘散沙,团结不起来,因而写《民权初步》教人如何开会,这本书影响深远。虽然《议事规则》适用于审议性会议(议会、国会、股东会、董事会等),但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工作中经常要接触到的会议有:管理会议、专题性研讨会、座谈会、头脑风暴会等,在这些会议中我们会充当多种角色,如会议倡议者、主持人、会议秘书、参会会员等,这些角色的定义是怎样的。参与会议的规则是怎样的。研讨和表决会议的程序是怎样的。看完这本书后,我们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如何能够开一个高效率、效果好的会议,除了会议之前的精心准备、组织和设计,在会议中,所有会员遵守会议规则是极其重要的。联系到我们工作中的实用价值,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几处进行交流如下:1、关于发言权会员就任何问题向会议发言之前,必须取得发言权,由主持人(主席)同意后生效,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会员同时起立,第1页共20页主席必须决定谁有发言权。作出决定前应有一定的原则,比如所讨论题目是该会员动议的,该人有发言权;会议讨论同一问题时,只要是另一未对该问题发言的人要求发言,发过言的人没有资格再发言;如果为了轮流发言有利于会议进行,应该给持相反意见的人以优先权,如果对该决定有异议,可以申诉并投票决定;在指定一发言后,不能因提问或其它目的被主席或任何人打断,但也有例外情况。2、关于议题要有效地确定会议议题,一项议题没有进行完就不能进行下一议题,除非有明确处理,并对议题的层级和顺序要有约定。3、关于主持人会议主持人又称会议主席,职责有。在预定时间内主持会议,就主席座号召开会;约束会员们遵守议事规则;代表签字正式会议条例;对于次序问题发言时,要站起来,发言权优先于其它会员,但在会员发言时,只要不触犯会议的任何规则,主席不能打断。投票时表决时,以及他的投票可以改变结果的所有其它情况下,他有权参加表决;主席如果因事离开岗位,可以任命一个临时主席等。尤其注意的是,主席不能允许会议的目的被少数派性人物所击败,不能允许少数人利用会议的形式来阻碍议事的目的。4、关于会议秘书会议记录人为会议秘书,会议秘书应该靠近主席,如果主席缺席,秘书有责任召集开会。会议秘书要客观格式化地记录会议记录。尤其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秘书不能对记录中的内容进行赞成和批判。另外会议秘书还会负责会议日程及会议程序、参会人的具体工作。5、关于参会会员作为参会会员,要充分了解会议议事规则,议题和日程,会员要充分地了解和运用会议规则,从而来发挥自己或代表团体的权利,同时有效地制止和约束其它会员的权利。6、有关辩论和发言为了避免少数人对会议权利的利用,对于个别问题不进行第2页共20页辩论,或者表决不再讨论或者某届会议不再讨论。所有的讨论必须针对主题或正在讨论的问题,避免一切个人因素或个人动机。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也要受到限制,否则将出现一位会员依靠增加发言次数或延长发言时间来战胜另外一名会员的现象。7、压制问题为了保证会议的目的性、顺畅和效率,对于某些不利于会议主题的提议或者认为与会议目的无关的议题一般给予抛弃处理,还有些议题适合采取无限期推迟的方法或搁置的方法处理。8、有关表决主席在表决某项动议时,要在详细陈述某项动议之后,询问是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