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计划XX县区农牧局2011年农牧业工作要点及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一、2011年工作要点(一)发展思路:紧扣一个主题(现代特色农业)、夯实两个基础(农业粮食发展基础和生态畜牧业发展基础)、强化三个建设(粮食工程建设、生态畜牧业建设、中药材产业建设)、建好四大基地(60万亩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4.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8万亩蔬菜种植基地、90个牲畜养殖基地)、抓好五项工作(党的建设、技术深化农牧体制改革、招商引资、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实现六个突破(玉米杂交良种普及率达80%的突破、一级脱毒马铃薯覆盖率达90%的突破、动物健康成活率达95%的突破、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以上的突破、土地流转中心和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新增两倍以上的突破、农牧业工作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有更加开拓创新的突破)。(二)发展目标。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4.3万吨;大牲畜、生猪、羊存栏分别达到20.45万头、34.5万头、31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6.8亿元;人工种植中药材5万亩,产值达到2.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80元。(三)工作措施。一是狠抓农牧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认真抓好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争取加大退牧还草、农村沼气、农牧科技服务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与管理,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认真做好“十二五”农牧项目规划,完善项目库。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农牧业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狠抓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促进种植业再上新台阶。抓好种子田建设,提高良种统供1水平。加大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加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化生产指导与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加强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提高耕作质量。进一步强化第1页共5页田间科学管理,狠抓“双脱”与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推广中型农机具,引进、示范大型农机具,推进农机集约化进程。四是抓好常规,突破重点,确保安全,推动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严格控制草场载畜量,加强草场建设与保护;利用资源优势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推进农牧结合和城郊养殖业发展。利用种畜调换、良种引进与人工授精等方式,推进畜种改良。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常规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安全。五是进一步抓好乡镇企业与多种经营工作。引进、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搞活各类经合组织,为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为“三农”提供新的亮点。六是狠抓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推广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抓好农牧民群众减负工作,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七是抓好防抗灾工作。通过狠抓防抗灾物资储备、建立健全防抗灾工作机制、加强预测预报等措施,大力抓好全县农牧业防抗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八是抓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结合农牧民劳动力转移与科技兴农实际,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牧民技能水平,提高群众转移就业与科学种养能力。九是积极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各级农牧部门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的法律水平,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维权能力。十是加强执法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检查,规范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惩坑农、害农行为;加大农畜产品市场、运输、屠宰等环节的检验检疫力度,确保农畜产品消费安全。十一是搞好部门自身建设,抓好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为搞好农牧业经济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1、从完善工作机制入手,推进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大对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目标考核力度,提高乡级对农业工作的重视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发展。第2页共5页2、促进农业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融,开展多样化经营。结合本县特有的生态自然环境,着重开发农业产业的旅游、休闲与餐饮等功能;加强农业产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