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村镇银行个人类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2农商村镇银行个人类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中国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本行各类个人类信贷资产(不包括个人信用卡透支的风险分类)。第三条监管部门的分类类别及其核心定义(一)依据安全履行合同、及时足额偿还的可能性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二)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2、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需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第四条个人贷款分类方法个人客户贷款五级分类采用批量认定和人工调整认定两种方法,以批量认定为主:(一)批量认定:根据实际违约天数结合担保情况批量分类认定。3(二)人工调整认定:对于批量认定结果无法真实反映贷款风险的,结合人工调整认定标准对贷款进行风险认定。第五条批量认定标准个人客户贷款风险认定首先根据本金或利息逾期情况结合担保情况进行矩阵式批量认定,认定标准如下:本金或利息逾期情况质押抵押保证信用未逾期正常正常正常正常逾期1-90天关注关注关注次级逾期91-180天次级次级次级可疑逾期181-360天可疑可疑可疑损失逾期360天以上损失损失损失损失第六条人工调整标准对于出现影响还款的因素,在批量认定的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认定。个人客户贷款同时适用两项(含)以上调整标准的,应按照最低情形调整,不累计调整。(一)违规信贷业务1、以下情况下调一类:(1)贷款实际用途与合同约定用途不一致;(2)超过本行授权(或转授权等)权限办理授信业务或违反审批程序或审批条件;(3)银行内部发生违法违规案件,或因内部管理原因造成对贷款的不利影响;(4)违反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行业务管理规定。2、以下情况应下调一类且至少分类为次级+:4(1)借款主体不真实且贷款实际使用人为开发商、经销商或其他单位(如房地产中介机构等),借款人系冒名顶替,如签名虚假、身份信息虚假等;(2)交易背景不真实,或者交易标的虚假,名义借款人与开发商(经销商)之间存在串通;(3)借款人签名和身份信息虽然真实,但贷款无适当理由由开发商、经销商或其他单位统一归还的。3、借款主体不真实及名义借款人已无法取得联系,在落实承债主体前,应分类为损失类。(二)合作项目整体风险1、楼盘因停建、缓建导致无法完工,分类应不优于次级;2、楼盘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发生集体退房等恶性事件,分类应不优于关注;3、所购房屋未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房屋预售登记、预告登记或房屋抵押登记且预期难以落实,分类应不优于次级。(三)抵(质)押物风险。抵(质)押物发生下列事件的,分类不优于关注:1、抵(质)押物价格发生超过30%的下降;2、抵押物因毁损不足以清偿贷款本息,质物明显减少影响质权的实现,而借款人未按要求落实新的抵(质)押;3、借款人未经我行同意,将设定抵押权或质权的财产或权利拆迁、出租、转让、赠予或重复抵押、质押。(四)其他重大事件风险。1、以下情况调整至损失类:(1)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5失踪或者死亡,本行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2)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行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中止)执行后,本行仍无法收回的债权;(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已获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本行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