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我省农民群众幸福观情况调查姓名:学号:班级:学院:调查报告名称:我省农民群众幸福观情况调查地点:河北省局部地区若干农村时间:8月10日到17日调查人:最终效果:局部清楚了解知道河北省人民幸福情况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内容。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作为支持国家正常运转,他们占据全体公民绝大部分。从实际出发,调差他们是否幸福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占国家人口大多数,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地步。将“我的中国梦”的十八大精神贯穿始终。为了是本次调研具有广泛代表性,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对象是13到75岁的农村外出打工者,务农者,企业家,妇女,老人等。涵盖各个阶级的农村人,使其更具有权威性。采用到各地走访形式实施调查,来了解我省农民群众是否对现在生活满意,对国家政策满意。来统计幸福指数情况,及幸福观问题。调查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基础上来体现幸福指数。幸福感解释:家庭和睦最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幸福感原因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针对农村一般短卷问题调查中,按照6项指标平均得分排序: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居住状况、环境卫生状况、交通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条件、就业状况。其中,人们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信心是分值平均最高,同时离散程度也最小;人们对就业状况打分是最低的。关键词:河北省农民幸福指数1.调查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基层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使命,增长才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青年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等七部门关于《2014年暑假河北省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要求,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4年暑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今年暑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将“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贯穿活动始终,紧密结合我省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政策宣讲、专题调研、志愿服务、实习见习、参与乡村建设等形式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2013年1月10日,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和社科院发布“2012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幸福”一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变得空前地俗滥,但该调查中的一些结论颇具现实启发性,同时也很切合当下的一些政策趋势。决定展开根据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一套“国民幸福指数”,来实施关于我省农民群众幸福观情况调查。2.调查意义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古至今,哲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就从不同学科,对幸福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并且形成了各种关于幸福的理论和思想观点。当今,每个国家都关注自己的国民是否幸福。因此,研究什么是幸福,怎样测量人们是否幸福以及如何最大化幸福,就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参考幸福研究相关资料和文献成果的基础上,以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有关幸福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基本数据和第一手资料用于了解河北省农民的幸福感。通过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关注与调查,有助于人们对于自身幸福了解与追求更高幸福。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作为支持国家正常运转,他们占据全体公民绝大部分。从实际出发,调差他们是否幸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国家安定与管理,计划的实施都有不可或缺的功能。3.调查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农民的生活状况日益上升。尤其是经历过社会动荡的老人,对生活要求很低,幸福指数很高。而对于生活不满大多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影响我省农民群众幸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经济收入对于幸福感影响不言而喻,它是所有物质条件中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收入是根本之根本。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