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育新课标复习题VIP免费

体育新课标复习题_第1页
1/14
体育新课标复习题_第2页
2/14
体育新课标复习题_第3页
3/14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2、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机能有关的体能。3、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4、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5、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6、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7、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本《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领域目标是通过水平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8、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二、填空题。1.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2.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年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3.武术的基本手型有拳、掌、勾。4.急行跳远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助跑和踏跳的结合上。5.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6.发展小学生投掷能力的练习有投、掷、抛、推等多种方法7.小学体育教材中有维族、藏族、蒙古族等几种民族舞蹈。8.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五、六年级的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三项。9.单杠的单挂膝摆动上的保护与帮助方法是一手托肩膀,另一手按压摆动腿。10.科学锻炼要遵循下列原则:(1)全面锻炼;(2)坚持经常;(3)循序渐进;(4)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5)要进行自我监督;(6)女生经期要注意运动卫生。11、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12、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13、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14、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15、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16、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1、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18、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19、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20、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22、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2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想24、体育与健康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体育新课标复习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