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 黄庭坚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 苏小妹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 苏东坡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 , 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朱光潜朱光潜 A. 过分地斟酌字句 (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 形容卖弄才学。C.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一、咬文嚼字释义例 1: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 切不可一味地 。例 2: 此君肚里学识稀薄 , 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 ,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例 3: 此事明明是你错了 , 你再也毫无用处。 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P41 第二段 本文标题是“咬文嚼字”。按照通常意义来讲,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作者在这里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里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主 题 三、分组合作探究 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1-51-5 段。段。 11 、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找出其中所举的例子; 22 、思考这些例子的作用(说明什么道理)。、思考这些例子的作用(说明什么道理)。 1 、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你你是是没骨气的文人!没骨气的文人! 你你这这没骨气的文人!没骨气的文人! 你你有有革命家的风度。革命家的风度。 你你这这革命家的风度。革命家的风度。 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