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有感 浅析《摩泽尔记者的辩护》 1842 年,24 岁的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并成为该报主编,他发表了一系列抨击普鲁士封建专制统治和德意志封建势力的论文,并在反抗封建专制政权实行思想禁锢和剥夺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中提出了“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的命题,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还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的思想着眼于人类理性的自我解放,为穷苦的人们争取精神武装,是按照民主主义思想描绘出的一幅关于理想报刊的图景。 《则是马克思在其担任《莱茵报》主编的第二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马克思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对“莱茵省总督对《莱茵报》发表的两篇文章提出无理指责并要求报刊做出解释“的答复,马克思以摩泽尔记者的名义,在仔细分析了各种材料(包括官方文件)和对摩泽尔河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极其详尽的事实和无可辩驳的论证对总督先生的指责作出了全面、客观、深刻的答辩。 基于对 19 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的把握,再通读一遍《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我将对文章中所体现的在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活动仍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提炼,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报刊的人民性和出版的自由性共同构成了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人民报刊思想”。 第一,关于报刊的人民性 1、马克思指出“人民报刊”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民的需要,而不是普鲁士政府的“施舍”与“宽容”。同时,马克思也预见到:“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 2、自由报刊的目的是表达人民的呼声,代表人民的意愿。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的呼声”。这里要求新闻必须真实,只有真实才能贴近群众。 3、马克思恩格斯一向认为,报刊是“社会舆论机关”。它第 1 页 共 8 页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说它制造舆论,是指报刊通过客观地、根据事实描写、报道事实,来引起人民的关注和评价,进而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又会成为报道的重要题材。自由报刊必须客观地反映舆论,而决不能无视舆论,歪曲舆论。如果舆论得不到全面客观的反映,报刊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而“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 4、自由报刊即“第三种因素”。马克思主张,自由报刊应该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即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