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天道》有感 《庄子》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古典哲学著作。而庄子,他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造诣可与同时代屈原的“骚赋”分庭抗礼,所以,明末时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庄子》和《离骚》列为我国“才子书”的前茅。 我爱读《庄子·天道》,庄子的散文之美在文学史上是早有定论的,每次读得兴起时真是爱不释手,今天又读《天道》七章之一,现将此文摘录部分与大家共享: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於天、通於圣、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 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则江湖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地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第 1 页 共 3 页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齑”(电脑上无字,以此字代)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於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为天乐。 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 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魄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於天地,通於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 译。天道施行,而无所积滞,所以万物生成;帝道施行,而无所积滞,所以天下归顺;圣道施行,而无所积滞,所以天下信服。明白上天,通达圣哲,而无所不通於帝王之德的人,他的自然行为幽然静默而无不静定的。 圣人的静定,并非说静定好,所以才静定,而是因为万...